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大学生村官有职无业不实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2:00 光明网
严雨龙

  继北京市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后,正值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大学生村官自然成了时兴的话题,也似乎被看成加大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日前宁波市又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应届大学生任村官,并且要达到“村村有大学生”。(《浙江日报》4月10日头版头条)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总体力量欠强,这应该说是事实。选派大学生到农村,

充实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工作活力,这也应该说是好事。但是如此“村村都有”,是否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有没有必要,这样人为的“加”进去,是否就“强”了?值得探究。

  从政治体制来说,农村是实行村民自治的,显然村两委是不好这么“派”进的,应该选进去。“派”只能是“挂”职。如果任团支书或别的相应职务,那么这类岗位一般都是辅助性的,比较虚,作用力很有限。实际上农村工作“职务”的影响力有数,即便是村书记村主任,更多得靠个人实力——在老百姓中的威望,这个威信有经济的个人能力的家族的等等各方面历史形成的,别的人较难取代。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先行发达起来的村,普遍的还是“吴仁宝现象”——农村需要的必要的还是土生土长。这如战争时期的部队干部,是靠带领部队打出来的,派去的一般水土难服。

  再说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当是公务员,而公务员录用管理是统一的,能“统一”之外再开出“旁门左道”,非“直辖”别的就难。“正规军”外有没有必要再组建一支“游击总队”(一村一个加加起来队伍不小啊)。

  从经济体制来说,农村实行的是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也就是说农村建设的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大因素是靠“带领”,而不是“领导”。村集体经济强的还有些“调控”空间,集体经济薄弱的那是连开个会也困难。从机关干部农村蹲点的实践看(这与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差不多),搞搞村里的文化文娱活动,有优势;其它建设,一般是出出主意,联系联系。机关干部还有一头实职工作面好联系,那大学生“主意”从何而来,怎么联系?

  退一步说,村集体实力强的,确实需要,无须“统一选派”,不要说大学生,就是硕士、博士,照样纷至沓来。而且当的还不是“官”,是村民。华西村就是个典型。薄弱落后村用不上养不起留不住。当初也是为了稳住提升农技队伍而“农转非”地提拔了一批“赤脚干部”,后来不也是“非转干”什么的“飞”了么?

  从大学生个人的就业创业来说,村官其实日常行政事务不重,没有多少“公”好办;大学生村官手上没有实体(无田无地无厂无店),两手空空,有职无权,就职无业,有支点却不“着力”,专事那个“官”,就业无非就那个“职”。“业”都没有怎么“就”怎么“创”?当然可以把农家农村的事当作自己的业来经营,但那利益很清楚,农民是实在的,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为谁缴“学费”。当然现在农村公共事务日益凸现,不说“加”进去的大学生村官,能否插上手帮上手,就“专职”还要“大学生”而言,即使发达地区,恐怕还没到这等地步。就业创业都得从做事开始。乡镇干部尚且还有相当部分人浮于事,何况村官?大学生村官作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的一个环节,未尝不好,果真作为就业创业的来“分配”,不耽误就好。

  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来说,农村最缺的是资金、技术、信息。农村不缺“官”,缺的是“员”——急需的是政策辅导员、信息解读员、技术“放样”员、资金融通员等等。既然要的是“员”,何必给他们“官”呢?

  大学生村官,还有三点值得反思,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作为人才,如此“统一选派”,是否有悖市场机制;二是对某项工作一重视之后,就派官、派工作组、建立领导小组,这种定势思维和工作方式,是否可以创新;三是加强领导,加强工作,是不是都非得“加人、加官”上去落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