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神奇小子”创出中国工人“身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7:39 新华网

  新华网大连4月26日电(记者黄全权)10多年前,面对着这个黑瘦的小个子工人,确实很难夸出个啥来。碍着未来老亲家的面子,爽直的丈母娘硬生生地咽回了半肚子的不快,但还是忍不住嘟囔:“这小子长得不出息。”

  10多年后,一个最“唯美”的城市也按捺不住地向这个小个子工人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一个依然黑瘦的产业工人和英姿飒爽的女子骑警队一起,成了中国北方一座美丽城市的

“名片”。回想起来,姜经成师傅忍不住咧开了大嘴:“我早就说过,王亮这小子准行。”

  对于这个“三个博士都不换”的宝贝疙瘩,比较严肃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董事长宋甲晶谨慎地伸出手掌,又翻了几翻,说:“一年肯定不低于这个数!”

  20万元——这是英国一家大牌电气公司早在5年前开给这个中国工人一年的“身价”。

  一个职高生的“倔强战斗”

  1990年,作为电气工程师的姜经成看着王亮重重地叹了口气。在刚分给他的4个徒弟中,王亮最不起眼,“连讲话都有些磕巴”。

  老实归老实,但这个徒弟并不安分。学徒没几天,在石家庄焦化厂安装调试设备时,王亮就提出了非分要求:想独立担任煤气交换机的调试任务。

  老姜犯难了,有点堵。设备安装调试可不是个小事,这个活很多工作五六年的技师都干不好,这个大重职业高中电工班的职高生毕业才几天?

  但老姜觉得自己应该当个好师傅,说那你干吧。可暗地里他作好了调试失败的各种善后准备。

  接下来的12天里,老姜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既没理论又没实践的徒弟上窜下跳、没黑没夜地绕着设备折腾,“那个倔样,那个钻劲啊!”

  第13天,还是学徒的王亮硬是把活完成了。老姜乐开了花,他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宝贝”。就应了当时的这个念头,16年后,老姜还一口咬定:除了王亮的父母,自己算是这孩子的第一个伯乐。

  老姜没看走眼。钻劲,是王亮从小拆卸家里的所有值钱的家电积累起来的,父亲忍住心痛,咬着牙鼓励了他。而倔,则是王亮以三分之差高考败北后给自己立下的“军规”:当不成电气工程师,我也要做一个拿得起的电工!

  23岁那年,王亮彻底让所有人都领略了“倔”和“钻”的厉害。

  1993年初,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出国家级新产品——大型装卸机械设备FZ-2C型翻车机卸车线,其中,电气控制系统为国内同类设备首次采用全线PLC自动化控制。但正当设备即将进入电控系统调试阶段时,担任电气主调的资深工程师却被外地一家公司许以高薪,不管不顾地走了。领导急眼了。要么工程瘫痪,要么找个人搏一下。领导把眼光瞄向了这个已经小有名气的青年工人。

  王亮扭身就走:整套设备PLC控制,不仅复杂,还要自己动手完成软件编程。自己连PLC控制原理都不懂。实在太离谱。

  但领导就是领导,找来几句话挑起了这个年轻后生的倔劲。

  王亮消失了。拿了一堆“天书”、一件棉大衣,王亮搬进了翻车机的电控室,又搬进了两箱方便面、电炉子,钢板地面铺上个棉门帘子,就这么不分昼夜地钻啊钻啊……

  20多天后,王亮又出现了。但人已经脱了形,体重减了近10斤。接下来的就是调试。100多个动作的电气控制数据,只能一个一个地摸索。他就与相关人员密切合作,边试边调,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调整和修改,终于完善了编程,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全线调试。结果传出,时任大连重工集团董事长的刘永盛拍腿叫了起来:“谁说当工人没出息?!我看王亮就是了不起。”

  当疯传“王亮神了”的时候,王亮又没了。他从住了3个多月的钢板房电控室回到了招待所,洗了个热水澡,开始睡觉。

  这一觉,王亮睡了30多个小时。

  王亮的脚步再也没有停下来。当直流调速技术、交流调频技术、高低压开关控制技术等相继被“拿下”后,这个职高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地位已经撼不动了。

  一个“中国工人”的美丽传说

  2001年,在天津港南疆码头,大连大重机电安装公司与英国斯维达拉公司合作调试两套双车翻车机项目被意外宣布“暂停”。作为安装调试的指导方,英方给出的原因是:中国工人王亮患病回大连治疗了。

  英国电气专家太“迷信”这个青年中国工人了。

  一线翻车机调试时,货车车辆有时脱轨,这是设备运转中最致命、最危险的一个误动作。试车工作被迫中断。20天中,英方专家先后从本国调来两名设计人员介入调试,无果;又从中国技术代理商处紧急抽调两名技术人员参与攻关,依旧。

  就在中外电气专家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王亮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昼夜不停地一个一个查找原因,终于在连续检测了40多个小时后,找到了故障原因:是英方软件设计中程序扫描与结果输出不匹配的严重失误。

  不仅如此,在安装调试工程中,王亮先后发现英方设计问题30多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英方国内总部确认后,全部按照王亮的意见付诸实施。

  英国人作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决定:作为指导方的英国现场电气专家德瑞克坚决要求与中国工人王亮交换位置,让王亮主持安装调试,并承诺当好这位中国工人的“后勤”。

  德瑞克说到做到。安装调试期间,得知这个中国工人喜欢吃大虾,德瑞克亲自驾车买来一袋袋渤海湾对虾送到中方的驻地,伙食当时那叫一个“美”。

  王亮从事的安装调试工作,对象是全部自动化动作指挥的心脏部分———电子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很多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云集世界自动化领域的很多高新技术。王亮不和外国专家打交道都不行。而他和外国专家的第一次交道是从一张“假名片”开始的。

  1995年,秦皇岛港煤码头四期工程合作项目安装初期,不知底细的日方专家看到黑黑瘦瘦的王亮,满腹不高兴,强调“调试施工员、必须由工程师担任。”不得已,中方领导只好硬着头皮说“这就是我们的工程师”,并给王亮印了“工程师名片”。

  名片“骗”过了外国专家,但“镇”住他们的却是中国工人的技艺。调试中,外方设计的天吊始终不能正常完成准确的动作,几天下来,在场的外方专家“傻”了。经过细致分析,王亮提出,设备失常的原因是图纸中过负荷保护装置电气线路设计失误。在惊异与怀疑的目光下,王亮按照自己修改的设计图纸,终于使天吊正确地完成了动作。日本专家服了,竖起了大拇指。

  最后,这家外国企业的专家竟然邀请王亮担任全部工程外围电气施工图的主设计师。负责监造这个工程的英国专家则当众宣布,凡是王亮负责的电气调试一律免检。

  一个“神奇小子”的后台人生

  当倔、钻和机遇都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一个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神奇就一点点地“溢”出来了。

  鞍钢和本溪北台钢厂都和公司签下了合同,都指名道姓地将王亮安装调试作为“附加条款”。在鞍钢的合同工地紧着忙活,北台钢厂急了,抛出狠话;赶紧忙完鞍钢工地的主要调试,把王亮连夜“偷运”过去,鞍钢火了,不顾情面地扣住了设备款。王亮的领导急得满嘴燎泡。

  英国斯维达拉公司经过认真考察,2001年向这位神奇的中国工人抛来“绣球”,郑重地请他担任该公司东南亚地区的电气调试总负责人,年薪20万元,合同首签4年……王亮没去,心甘情愿地拿他当时每月1600元的工资。

  但王亮的另一面很多人却看不到。

  机电安装公司党委书记3次对王亮提出过严肃批评,因为他不止一次地进过这个“公司宝贝”的宿舍,“那个乱劲!”老实的王亮答应要改,但改得一点都不彻底。书记没再追究,一年300多天奋战在大江南北的施工现场,既当项目经理,又干一线施工,夜里还要没完没了地钻研资料,王亮的累,书记心里明白。

  过春节,难得回家的王亮拎着鼓鼓囊囊的大包站在丈母娘家的门口。“来就来吧,干嘛买这么多东西?”丈母娘喜笑颜开,王亮臊红了脸——包里全是这两天要看的技术资料。但他还是厚着脸皮铺了一屋子。丈母娘心里的落差很大,越看越憋气,却不真的发火。女婿不仅“老实、人品好”,甭管在天南海北、多忙多累,从不曾忘了她的生日。一次特别新潮地邮递送花,让老人在左邻右舍前骄傲了好长一段时间。

  妻子王瑛也气他。王亮知道对家里亏欠,嘴特别甜,但这个人眼里“实在没活”不说,一年回来加起来几十天的时间,除了和女儿婷婷没大没小地打闹在一起,其他时间还大部分给了那些书本和图纸,而稍有不慎,找不到资料的责任就“赖”在了她的头上。

  但王瑛还是止不住地心疼丈夫,特别地心疼。一年300多天在各地的工地奔波,多苦多累,没有谁比妻子更知道、更体贴。所以,那年王亮母亲突然大咳血,经过紧急抢救才转危为安,她不想让在外的王亮着急,就瞒着藏着,自个儿硬挺着。

  女儿出生,从妻子怀孕到生产,连丈夫的面都照不上。妻子不怪他。出院第二天,刚当几天爸爸的王亮又得走了,到很远的工地,妻子还是没有一句嗔怪。

  “注意安全,不要想家!” 列车上,接到妻子发送的短信,王亮止不住热泪盈眶。 (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