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面试招生与伯乐相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8:00 光明网
廖保平

  2006年4月6日,随着598份“预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招生”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收到通知书的598名上海学生将成为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他们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面试获得了入读这两所名校的资格。(2006年4月11日成都商报)

  帷幕落下,争议还在,焦点集中在公平公正之上。人们之所以特别看重高考的公平

,是因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不公平会导致人的知识的差异,知识的差异直接影响人的差异。因此,面试与笔试虽然只是选拔的两种手段,但因为手段公平与否直接关系结果的公平与否,“面试招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在情理之中。唯其如此,不论采取笔试还是面试,都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如果仅仅是为了纠正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行侧重能力的面试,而面试又有失公平,其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比纠偏更严重。

  在我看来,笔试本身没有错,一如面试本身无好坏之说,笔试之所以要被人用面试所取代,是因为笔试的背后象征或牵连着应试教育。改变这种“害人不浅”的应试教育,复旦、上交大从砍其“手脚”入手,换一种看似与素质教育牵连在一起的面试。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不论笔试还是面试,都离不开一个“试”,既进门都要“试”一“试”,就会有人想方设法去应“试”,就会有人和机构教育别人如何应“试”,这样的教育本质上说还是应试教育,只不过加入了更多的所谓“素质”一类的新元素。从“试”的角度来说,汤换了,药还在。

  笔试是否就不“素质”呢,必未,关键是“试”的内容要向“素质”方向引导。面试是否就“素质”呢,也未必,口若悬河、临场应变俱佳的也可能是些华而不实者。陈景润在笔试中可能会拿高分,但在面试中可能会败下阵来;纸上谈兵赵括绝对是个面试高手,其教训就是长平之战拿数十万赵军交了学费。

  而且,面试能否确保公平是让人提心吊胆的,如果这种考试全国推而广之的话,那么素质天生就不如城市孩子的农村孩子很可能成为面试的牺牲品。笔试虽然倍受病诟,但它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科举考试为什么能延续千年,除了巨大产出的吸引人之外,还在于其公平性。即便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的美国,也有统一考试。复旦、上交的破冰之举令人兴奋,但破冰之后会不会掉进冰窟窿里也让人怀疑。

  在我看来,面试招生与伯乐相马极为相似,都是通过对人的考察和观察来挑选“良马”。我自然相信所有的考官都具有伯乐的眼光,是相马的行家里手,不会看走眼,即便偶有失手也无关大碍。但是我们从《战国策》也知道,伯乐曾经为了“一朝之贾”为邻居的做广告。他的邻居有一匹好马,邻居自己拉到集市去卖,怎么也卖不了,“三旦立市”,无人问津。于是请伯乐帮忙,“愿子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伯乐照做,马很快卖掉了,而且卖了好价钱。

  伯乐邻居的马至少还是一匹好马,伯乐“去而顾之”,很难说得上见钱眼开、道德沦丧,还是相对公正的。可是谁敢保证我们的面试考官不会为“一朝之贾”而故意把劣马当成千里马!?有人说“没有人会拿学校的前途开玩笑”,我也要说,没有人会拿金钱开玩笑,拿在手里的银子与类如铁打的营盘的学校,哪个更重?我们不把人的品格想得多坏,但也不要想得多完美,特别是在当前中国。有鉴于此,我对面试招生能走多远持怀疑态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