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位平和平凡的师长 记者眼中的北大教授孟二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20:0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李江涛)近几年里,作为负责北京高校报道的记者,我采写了许多篇文化界、科技界名人逝世的稿件:钟敬文、张岱年、启功、王选等。这些名人中,有的生前我曾经接触过,有的则一直不认识。可能是名人的缘故,总感觉他们离我很远。而对于最近英年早逝的北大教授孟二冬,却感觉他离我很近、很近。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孟二冬老师,是2005年12月11日中午。那天是个双休日

,北京的天气很冷,刮着大风。我和孟二冬的老师袁行霈先生,还有孟老师的几位同学、朋友、同事,一起来到位于西二旗的孟二冬家看望他。

  孟老师的家是北大分给他的新居,收拾得干净整齐。阳光洒满客厅,暖洋洋的。大家坐在一起,轮流和孟老师合影。

  当时,他已先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回家休养,每天还要去社区医院打针治疗。记得那天,他穿了件红毛衣,戴了顶绒线帽。因为化疗,他的头发都掉了。他的肤色有些黑,面孔瘦削,但目光炯炯有神。他的话很少,回答我的提问时也是很短的几句话。因为肿瘤压迫声带,他说话费力,嗓音沙哑,但话语却掷地有声。

  我们的谈话在他的书房开始。书房是他家里最大的一间屋子,东、西、北三壁都是书柜。里面摆满了书,足有几千册。孟老师从自己的名字来源于古代汉语说起,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去日本讲学、支教新疆等事,还提到知道病情后自己的反应。说这些时,他的神情始终平静、安详,没有丝毫的激动。

  他的妻子耿琴和我谈起他发病的前前后后。耿琴也是北大的老师,看得出她对丈夫的爱。丈夫从在新疆发病到回京动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她都一一道来,言语间充满了关爱。听到妻子细致地讲述他动三次大手术的情形,孟老师笑着说:“讲这些干什么?”

  他还拿出日本学生和新疆石河子大学学生寄来的慰问信,用双手捧着,眼中流露出对学生的慈爱之情。

  道别时,已是下午1时多了,孟老师和耿老师还留我们吃饭,因为要赶回去写稿,我们结束了这次难得的采访。

  此后的一段时间,孟老师连续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本已羸弱的身体更加体力不支,又住进了医院。后来,我就没有见过孟老师。几次到北大采访,曾见到他的博士生,从他们那里知道一些孟老师的近况。

  除夕夜,我给耿老师发了个短信:“祝孟老师早日康复,祝您全家幸福健康,万事顺意!”耿老师回信表示感谢。

  本以为孟老师的身体会慢慢地好起来。转眼几个月过去了,4月中旬,一次上北大新闻网,看到北京市委、教育部的领导到医院看望孟老师,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电话打到北大党委宣传部长赵为民那里,才知道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22日凌晨,孟老师终告不治,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学生,享年只有49岁。

  如今的世界喧闹繁华,充满诱惑。而孟二冬教授却能年复一年、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专心育人,难能可贵。生活中,他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但他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他将激励着我像他那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完)

  相关报道:

  ·

  ·

  ·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