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0: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今日下午3~4时,周馨将接受大洋网(http://www.dayoo.com)的特别访谈,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敬请关注

  幻灯片让我看到世界上最出色的摄影师是如何用他们的镜头来讲述故事、反映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我从这些作品里看到了外国同行的勇气、毅力、执著和能吃苦的精神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在古老的教堂中开摄影展。本版摄影周馨(除署名外)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有人在远观。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有人在近看。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有人在深思。

  

在“荷赛”现场,我感受震动(图)

  周馨和另一位中国获奖者余海波。佚名摄

  文/记者舒涓、邱瑞贤

  阿姆斯特丹-北京-广州,长达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让周馨无比疲惫,但是一聊到这几天抵达荷赛总部领奖的幕后故事,她的眼神却立即灵动起来了。昨日傍晚,就在从机场驶回报社的采访车上,周馨面对着平时和她一起冲锋在现场的同事们,展开了这一段生动有趣又引人思考的对话。从这位年轻的同事身上,我们感觉到,只要不放弃一颗在路上奔跑的心,我们都有成功的希望。

  得奖心得:以影像抓人

  记:这次荷赛是历年来参赛作品最多的,很多人好奇到底是如何评出来的?

  周:大约有8万多张照片参评,我从这次荷赛的中国评委黄文老师那里听说,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挑选的时候,评委根本看不到图片的文字说明。尤其是第一轮,评委基本上以每张照片不到一秒的时间快速看片来进行初选。在这个过程中,“影像”成了唯一语言,影像本身是否抓人,这是最重要的。

  记:在领奖过程中,评委对你的获奖作品如何评价?

  周:本届“荷赛”唯一的中国评委、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第一位战地女摄影记者黄文曾经点评过这次荷赛的获奖作品。对于我的参赛作品,她表示作为海啸纪念活动,放孔明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瞬间,记者抓住了这个瞬间而且拍得很美。

  领奖心情:惶恐中学习

  记:去荷兰领奖,心情激动吗?

  周(笑):要激动也早在两个月前得知获奖消息的时候激动过了。我这次主要目的是学习,因此我是带着惶恐的心情参观了“荷赛”总部。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获奖作品的展板竟然被安放在一座欧洲古老的教堂里。我觉得这个展览地点别出心裁。教堂本身很有历史感,也有很多壁画雕塑,与摄影展览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我当时的感觉是:原来在教堂里办影展的感觉这么好。

  另外,活动安排了大赛获奖者轮流放映获奖作品的幻灯片,并作一些背景介绍和讲述照片拍摄过程的故事,这让我感受到极大的震撼。很多获奖者都很年轻,但却拍出了相当棒的照片。这些幻灯片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出色的摄影师们是如何用他们的镜头来讲述故事、反映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的。获奖作品有的是单幅照片,有的是组照。那些单幅照片其实不止拍了一张,不只是获奖的那一张好。我通过这些幻灯片和他们的讲述,了解到这些照片是怎样拍摄、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就这样,我们连续看了3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从早上10时到晚上9时多,一直不停地放映和演讲。为了不错过每一张照片的讲解,每天我都不吃中午饭,到晚上放映完了再吃。不少外国同行也是这样做。

  深刻感受:同行敬业精神

  记:领奖的过程中最能震动你的是什么?

  周:我从这些作品里真正看到了外国同行的勇气、毅力、执著和能吃苦的精神。为了拍摄一个故事,他们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去记录那些影像,危险、痛苦都无法阻止他们,也让人无法不佩服和赞叹。有些照片的拍摄环境非常危险,像一位获奖的法国摄影师,花了近1年时间追踪拍摄从非洲中南部偷渡到法国的移民。从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他镜头下的偷渡者穿过沙漠、坐着拥挤不堪的小船漂洋过海、最终偷渡成功的整个过程,那么真实,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些摄影师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也融合到影像中,让照片的画面不是单纯的好看,而是或让人会心一笑,或让人陷入沉思。

  新的起点:做好我的工作

  记:通过交流,你感觉国内外的新闻摄影理念有什么不同?

  周:我们国内的摄影一来可能太过强调完美,二来对新闻照片普遍有一种寄托“宣传性意义”的理解,比如表现开心就要求对象笑得像朵花一样。外国的摄影师观察力特别强,特别细致入微,所以他们用照片讲述的故事很饱满,照片里面透露出来的感情很能打动人。

  另外,获奖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本身不会带来变化,我还是要做好我的摄影记者工作。不过,这次的学习可能会改变我今后的拍摄手法和表达方式甚至拍摄方向,这也是我这些天来想得最多的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