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落寞中期待重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1:58 南方日报 |
“一街之兴衰关乎国势,百年之荣辱窥于一斑。” 长不足半里,宽仅丈余的中英街,见证了百年的历史兴衰。 素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中英街,曾经有着炫目的光环,但如今,“却日渐萧条,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 今年“3·15”前后,深圳市民抽样调查中,中英街被评为消费环境最差的地方。4月3日,深方商铺一夜之间关闭了九成以上,旋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78岁高龄的何集庆步出自家的小店,小心地拉好闸门,上了锁,转身向家走去。只要穿过窄窄的中英街,再走上几百米,他就从香港回到了深圳的家中。 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当地的居民推着小车,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卖水果。界碑依旧矗立,古榕依然繁茂,连古井也已经修葺一新,但却日渐萧条。在这条走过千百遍的小街上,何集庆感慨万分,步子放得很慢。 并不久远的历史 “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中英街会在改革开放初期迎来最辉煌的时期。”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这条小街的历史,何集庆并不陌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侨居牙买加的祖父决定回国发展,在中英街买下1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开了间茂生堂药店。打那以后,何家的命运就跟这条小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中英街还未形成之前,东和墟就是沙头角、盐田乃至整个东部最热闹的地方。”对于中英街的前世今生,中英街博物馆馆长孙霄有着更清晰的了解。 “以前,人们购买生活用品,需要翻山越岭到十几里外的深圳去赶墟。后来,在一位潘姓人士的提议下,1830年左右,沙头角建立了墟市,取名‘东和墟’,墟址就在沙头角镇内与中英街交叉的横头街一带。” “建墟初期有店铺72间,每逢墟期门庭若市,甚至盐田、横岗和惠阳一带的乡民也纷至沓来。” 其后的历史,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了然于胸——战争、割地、勘界,沙头角被人为地一分为二。 “勘界的时候,我们也反抗过。”当地的老人们口耳相传。最初勘界,东和墟被划到了英国一侧。由于乡民们都不愿失去这个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墟市,于是,夜里偷偷地把勘界的小旗拔了出来,插到了一条干涸的河道上,那就是如今界碑走的路线。 东和墟留在“华界”继续繁荣,直至后来被一场强烈的台风摧毁。而立着界碑的河道两侧,则开始出现了店铺,做起了生意,慢慢地衍生为今天的中英街。 何集庆祖父回国定居的时候,正是中英街边境贸易兴旺的时期。 在何集庆的记忆中,这段非常自由的“市场经济”时期,结束于日军侵华时期。此后,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中英街的商贸时好时坏。 解放后,中英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中方实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英方则在新界实行“宵禁”。1951年2月,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沙头角成为边防禁区,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过境耕作”。“文革”十年,中英街上,乡亲邻里即便擦肩而过,也低头不语,难以相认。 “黄金时代” 慕名而来的北方游客,既怕露富,又因汇款不便,干脆用大麻袋背钱,来中英街“扫货”。 “来深圳不到中英街,等于没来深圳。”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语。给内地的亲戚朋友办沙头角证件,是深圳市民的家常便饭,一个单位的几十个指标总是不够用,只好到处拆借。如今的沙头角居民,在抖落这个历史包袱的同时,夹杂着一丝不胜往昔的感慨。 十一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邓小平南巡,掀起了一场市场经济的风暴。得益于地理优势,沙头角这个边陲小镇,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前沿。 这里的第一批商铺主都是沙头角的原生态居民。 1978年的某天,某位香港村民尝试着把加工的皮鞋摆上摊位,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这一幕并非出现在如今的中英街,而是在新楼街,那里临近大海,船只运输非常发达,商户们把鱼、中药等土特产运到香港,再从那里运回相当的洋货。很快,力士香皂、方便面、尼龙布等洋玩意进入了中英街的香港商铺,与外面的差价高达60%。而对面的深方商铺为清一色的国营单位,出售的多是土特产。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碰撞交替之间,闹过很多笑话。据何集庆介绍,1979年底,深方的国营商店实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所有货品的价格都是上面说了算,上面说多少,就多少。”某些商品的定价偏低,香港的居民马上跑来,排队买货直至货品脱销。曾在国营商店工作的营业员老陈回忆,有一天早晨一打开门,他惊呆了:“门口早排起了购货的长龙,都是来买低价商品的。很多时候,“货品卖完了,队伍还长着呢。” 于是,紧挨香港的中英街以免税街身份和价格优势成了国内闻名的购物天堂。香港人抓住这一商机,把一些内地当时还紧缺的商品源源不断拿到中英街上销售,每天前往购物的人川流不息。只有200多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被挤得水泄不通,少时四五万人,多时八九万人。人们肩扛手拎,香皂、袜子、洗衣粉、布料、手袋、化妆品,挤得满身汗水。 “完全是水泄不通,人与人之间肩膀挨着肩膀,根本没有半点空隙。”儿时入住沙头角、现在的深大学生罗玲想起当初的景象,还觉得“恐怖”。 “中英街不卖金吗?”谁也说不清哪月哪天哪个游客质疑卖百货的商家。一语惊醒梦中人。 那时候,内地黄金市场并未放开,国内城市鲜见黄金饰品店,价格也很昂贵。许多嗅觉灵敏的香港商人蜂拥而至,将新潮的金银首饰引进中英街。在最高峰时中英街竟有大大小小的金店47家。这些香港金店与国际同步,价格低廉、款式新颖,许多人慕名而来,一次买下十几个金戒指是司空见惯的事,卖出的黄金也以吨为单位计算。 事实还远不止于此,“那时候,中英街两边家家都卖金”,何集庆左手在空中画了个圈:“不仅香港商铺卖,深方的百货商场、国营公司甚至新华书店,都有专售黄金的小柜台”。 慕名而来的北方游客,既怕露富,又因汇款不便,干脆用大麻袋背钱,来中英街“扫货”。金戒指、金项链、金首饰,见得到的新奇货品,一路狂扫。 据传,中英街的单日营业额的历史纪录保持者,是某位商场的售货员,一天就开出了30多万元的单,北方游客麻袋里的钱,被堆放在柜台上,售货员随手一扫,落到走廊上,等晚上才有时间慢慢数。 “那个时候,买东西像不要钱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伯坐在街边的石阶上,眯眼遥忆昔日的好时光。 市场的繁荣引得金融机构蜂拥而至。高峰时共有7家负责兑换人民币和港币。 沙头角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说:“当时的中英街,购物、付款、开票都要排队。” “黄金时代”让中英街的商人狠狠地赚了一把,第一代“款爷”在市区买了好几套房子、车子,子女们也被送往加拿大、美国等地读书。如今,不少人已经移民国外。 步入迷失 “过去的中英街开了信用经济的先河,而如今的中英街却商誉扫地,购物欺诈成了中英街的一个标签。” “欢迎来到深圳,谨防路边派发的旅游传单和中英街购物欺诈。”一位从内地来深圳参加会议的文化局长,刚下飞机就收到一条短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内地经济发展,来中英街购物的人流逐渐回落,甚至出现商业萧条、店员比游客还多的现象。 在承认客观事实的同时,中英街的老居民认为,外地人的涌入加速了衰败进程,他们的贩假卖假损害了中英街的声誉,游客愈来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一街两制”。 为了挽回中英街的声誉,救活中英街的经济,政府曾一度引进大型百货公司,给他们优惠的政策,却于事无补。“百货商品再多再全,还能比得过香港和深圳?”一位沙头角商业外贸公司的前经理说。无所事事的百货公司把柜台租给了外来者,一个柜台的月租是1万元左右,假货由此长驱直入国营商场。国营商场也售假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中英街的声誉陷入了谷底。 “这么贵的柜台,不卖假能供得起吗?”尽管恨外来者败坏了老街的声誉,但是老居民们认为,国营企业的举动纵容了不法商人。同时,这些“外来者”把目光投向了街对面的港方商铺,他们以直接叫价的方式,租售港方的商铺,一个商铺的最高价位是每月租金12万元。 “可是不卖假货,又没办法和人家竞争。”何集庆的话代表了很多原商户的心声。 很快,这些原住户们就发现,出租也不省心。与何集庆一样,隔一段时间,这些商铺的拥有者们就会收到来自香港法院的告票。他们才得知,租赁商铺的商户们在香港进货时,常常先交一笔定金,等货到后,尾金却迟迟不交,告票到了,商家也早拍手走人了。 2005年,最后一家银行工商银行也撤出了中英街,留下的仅有农行的自助系统。不习惯操作这些“新潮玩意”,何集庆每次要步行出关到离关口约一里路远的沙头角支行打印工资存折,取零用钱。同样不方便的还有商铺,商铺每天的营业款进出也要向海关申报,因为自2003年起,海关就对出入中英街人员所携带的货币进行明确严格的海关监管,规定携带人民币现金6000元以上就应向海关申报。 “过去的中英街开了信用经济的先河,而如今的中英街却商誉扫地,购物欺诈成了中英街的一个标签。”一位把采购地从中英街转至东莞的东北服装批发商说。 “这算怎么回事嘛,游客谁还敢来中英街啊?”诚信缺失、欺诈成风令孙霄和何集庆大为不满。 未来的抉择 “这次九成商铺关门,火山终于爆发了。” “中英街该如何发展,政府早就该有所筹划才对。”孙霄抿了一口茶,“这次九成商铺的关门,火山终于爆发了。” 2002年8月,深圳市国土资源与管理局投资5000万元改造中英街。当时,改造中英街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将中英街建设成为一个文物保护完好、人文景观丰富、整体环境良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的特殊城市生活地区。 中英街北侧修葺一新的骑楼就是这次改造的结果。 但新一代年轻人却并不喜欢气派的骑楼,“看上去很假,太现代了。”罗玲就觉得以前的商铺好看些,更有历史沧桑感。 “政府早就该这么做了。”对于近日的商铺关门事件,中英街的原居民们拍手称快。 老人们大概并不知道的是政府将对中英街重新定位,但专家们对此也各有见解。 “中英街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历史使命,历史文化旅游区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曾建议,深港联手进行中英街的改造,给游客提供一个能够感受中英街历史的、完整的中英街形象。 “开放‘新界沙头角’一侧的旅游限制,让游客真正体验‘过境游’的新奇和神秘,体现‘一国两制’观光的旅游特色。”孙霄描述了一幅未来人气鼎盛的蓝图。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陈南江博士则认为:深港双方应该力促形成“粤港旅游特区”,将中英街升级为正式的出入境口岸,即由“一街两制”扩大到“一区两制”,深港共同开发中英街区,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区。 相比专家们的建议,自小居住在此的罗玲有自己的疑问:“小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历史教育?”按照规定,未成年人不准进入中英街。早几年,罗玲的舅舅一家从中山来做客,几岁的孩子无法进入,结果是父母在里边吃饭,儿子则由奶奶带着,泪汪汪在麦当劳吃了一顿。 “一家人一起吃顿饭都不成”,罗家近日正择房迁出中英街,“再这么下去,亲戚们都不往来了。” 在盐田区2001年的发展规划里,旅游将成为未来中英街的首要功能,购物只是主要附属功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也受其委托,设计中英街改造方案。特殊的“历史”将作为第一要素,“讲述中英街的故事”成了规划主题…… 中英街关键词 走私商人 据说,中英街最富有的人,就是走私商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早期的开放政策,胆大的商人们赢得了第一桶金。老居民回忆说:“一个单身汉,不到几年就有了房子、车子,而且前后簇拥着保镖,威风八面地来回中英街。” 走桥头 个人持3个月以上多次往返证件替中英街内的货主携带货物出关。这些携带货物的人员被称为“水客”,他们主要赚取带货托工费。据说,在中英街“走桥头”的“水客”多达2000人左右,除本地人外,还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外来人员,以粤东地区的海陆丰人居多,家庭式、家族式聚居沙头角。“水客”都受雇于中英街内发货的老板,他们都从设在中英街内的发货点领取货物。这些发货点其实就是走私货物的集散仓库。发货的老板从香港进货之后直接把货物运至这些发货点,在这里将货物分发给“水客”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走私出关。据说在早年,携带一条力士香皂出关,就可以挣10余元的带货托工费。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佘锦何莎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本版制图邱洪添 图: 上世纪80年代,中英街的兴旺景象。 如今,大榕树依然茂盛,店铺却是门庭冷落。丁玎摄 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中英街,界碑无言地立在街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英街大陆一边的骑楼犹在,不远处就是大榕树和四号界碑。 去年,港方一侧真正由香港人经营的商铺已寥寥无几。图为本报2005年5月11日C01版。 上世纪60年代,中英街上的女民兵。 上世纪70年代末,手执话筒的边防人员制止游客越界购物。 上世纪80年代,购物的人群满载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