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穿名牌就是穿“文化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2:00 光明网
廖保平

  由于欧洲近期加紧严查游客在入关时所携带的假冒名牌产品,国旅总社、中青旅、北京凯撒国旅等大型旅行社纷纷提醒游客不要穿戴欧洲制造的假冒名牌产品出国旅游,以免遭到重罚。(2006年4月18日《京华时报》)

  在我看来这条新闻是语焉不详,重罚的依据是什么?认定机构合不合法?是否涉嫌侵犯人权?等等,都没有交待清楚。因此,对此事我不便置喙,但从这一事件使我联想到国

内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钱没钱大家纷纷争穿名牌,有钱的穿仰贵的真名牌,没钱的也要到路边店买件假名牌“装象”。仿佛如此,心里才得到最大的安慰,可以平衡下来。故而不乏正在苦苦奋斗者,其宏伟的理想里就有那么一条:从头到脚穿着名牌服饰,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场合。

  勿庸讳言,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追求名牌差不多“达成共识”了,如果有谁反其道而行,一定会被人看作别有用心。韩少功在《伪小人》一文里说讲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韩少功说他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在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傲物装名士?是不是故作朴素想混入下届领导班子?总而言之,人们就是不相信你不爱名牌服饰。

  人们何以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呢?我以为这背后有悠久的文化心理在支撑。稍通历史的人会知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力图要建构一种社会秩序,他们把这种秩序建立在象征和仪式之上,对象征和仪式的敬服,就是某种秩序的建立,反之则陷入无序混乱。象征和仪式要借助某些工具或手段,比如服饰、称谓等等,其中服饰被看得尤其重要,服饰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也制约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故孔子说“资衰苴杖者不能听乐,非耳不能闻也,服使然也,黼衣黻裳者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服饰将人们各就其位,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形成了“垂衣而治”的象征系统。皇帝穿戴什么服饰,不同等级的官员穿戴什么服饰,平民老百姓穿戴什么服饰都有严格的区分,不能一视同仁。而且吉日、丧事、祭祀等等不同的场合穿戴什么样的服饰也有讲究,不得混为一谈。

  正是这种“垂衣而治”的象征,使服饰附带了除遮丑、保暖以外的诸多社会功能。当服饰或服饰色彩与权势地位捆绑在一起后,慢慢地人们对权势地位的向往也会“由里及表”地表现为对服饰符号的向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往往是专属而不可逾越的,但从来也没有阻止人们对它的向往。当年刘邦微时见秦始皇巡游的威仪,不禁冒出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我想刘邦一定同时看到了秦始皇那一身庄严华丽的服饰了吧,一定对那身服饰向往有加吧。

  中国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心灵有多深的影响,服饰的象征意义对国人的心理就有多大的暗示。现在有些人买不起名牌,换句话说不能象刘邦一样当皇帝或“成功人士”,但至少可以买件假名牌来想象自己“功成名就”,而不会因此获罪。

  据我所了解,国人追求的名牌服饰又多以洋品牌为主,一方面固然因洋货质量高出国货一筹的缘故,但也有“月亮是国外的圆”的崇洋心理,故而即便国产服装也要起一个洋名,最近惊暴出来的地板行业假洋鬼子血统事件,也反复地印证了这一点。

  可见,服饰凝聚着文化,穿名牌服饰背后有着纵横交错的复杂文化心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穿名牌就是穿“文化衫”。对于人们这些心理和行为我实在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而是觉出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要改变起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