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自大洋彼岸著名化学家潘毓刚教授的金玉良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6:18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本报记者周永固近日,本报记者接到在世界量子化学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化学家潘毓刚教授专门从美国寄来的一封信,全文如下:周先生:最近读了几篇类似“魔鬼与天使”的报道,我觉得有点不同的看法,写在下面供你作新闻报道时参考:(一)、新中国已成立五十多年,女人顶起半边天的口号也叫得很响亮,但重男轻女的风气还盛行于不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如果家庭有子、女各一人,而经济能力只能供一人念书,多数是供男孩去念,纵使女孩比较聪明勤奋,还是把比较不会念书(甚至不喜欢念书)的男孩送去念书。如家庭

经济连供一个男孩念书的能力都没有,就叫比较会念书的女孩辍学,出去打工挣钱以支持男孩上学。这表明不少家长还认为女孩念不念书、有没有事业前途都没关系,纵使念了书,将来在就业上也会受到歧视,比较难找到好工作,所以都比较注重培养男孩,我附上一篇有关美国大学生的报道《天翻地覆:今天美国男孩女孩》,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在广大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中提倡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二)、有志气的男孩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上大学的经济问题,政府也要多做点解决穷人上学难的问题,寄上《美国学生如何上得起大学》一文供参考。(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长们应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子女是不是读书的“料子”,“逼鸭子上架”是没有好结果的。如果自己的小孩没有天资也没有兴趣追求高深学问(不是学者型的小孩),尽可不必逼他(她)走大学到研究所到博士的独木桥,不如趁早找个适合他(她)志趣和能力的职业学校,投资小,毕业后还容易找到工作,而又能胜任、愉快。这样的生活可能比把没能力、没兴趣的小孩想尽办法逼到拿了“博士”,却找不到好工作又不能胜任要幸福。不要以为不因材施教,只凭家长个人的愿望大量向孩子身上投资,倾家荡产之后,儿子一旦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脱贫”,事实上,一位“低质量”的博士,不易找到工作,就是找到工作也未必胜任,一生窝窝囊囊,自救都无能,更谈不上为全家脱贫!匆此祝合府安康。潘毓刚2006.3.13潘先生所提到的“魔鬼与天使”的报道,指的是前段时间《南方周末》发表的一则新闻《乡村女教师周末卖身供弟上学》,这则新闻记述了一位23岁的乡村女教师徐萍一段“催人泪下”的人生经历:为了支付三个弟弟的读书费用,这个女教师利用双休日到城市卖身,平日则在乡村教书,她称自己“周六到周日是魔鬼,周一到周五是天使”。该报道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潘先生的来信正是对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有感而发。或许“卖身供弟上学”的悲剧仅仅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潘先生指出的重男轻女现象直到目前还依然在广大农村严重地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性别歧视在今天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同样有突出的表现,记者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对这些情况都有切身感受。远在美国的潘先生对于祖国下一代的关注和关怀令人感动,而他观察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的精到、建议的贴切无疑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潘先生随信给记者寄来美国《新象周刊》的一则报道《天翻地覆:今天美国男孩女孩》,该报道指出:近期美国的几家大新闻媒体如美国新闻周刊、MSNBC、CBS等纷纷发表长篇大论,标题几乎一致———麻烦的美国男生;美国男生怎么啦;美国男生落后女生……这些报道提供的统计表明:目前美国的男生从学前班到研究生院一路落后于女生,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哈佛大学女生入学率首次超过男生;在美国的大学里,女生已经占56%,研究生院女生的毕业率接近60%,而40年前,80%的这类毕业生是男的。报道指出,以前参加问卷的小学生中,男生80%选择上大学,理由80%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女生20%选择上大学,80%是为了找一个好丈夫,而今天几乎没有人把找一个好丈夫作为上大学的理由。这些报道把目前女孩呈现的优势归功于1972年美国通过的一个提倡男女平等、帮助女孩获得教育权利的法案The1972federallawTitleIX,同时认为女孩在心理和生理成熟方面、在恒心和责任感方面其实一直相对于男生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旦她们的成才动机和欲望获得肯定、鼓励和物质支持,社会上大量出类拔萃女性的涌现并不足为奇,而成功女性的涌现会促使男性产生危机感并注意自我完善,对形成并驾齐驱、你追我赶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形态是非常有利的。这篇文章应该能够给广大家长、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潘先生提供的另一篇文章《美国学生如何上得起大学》,则全面介绍了美国大学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和多渠道的勤工俭学途径,还有大力扶持贫困优秀学生的措施以及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严格监管,而更强调的是大学生们强烈的自立意识。文章指出,不少美国大学生都乐于勤工俭学,自己赚钱自己花,“靠父母”被视为无能的表现,被视为耻辱。上学难与看病难一样是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事实上,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在扶持贫困生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不同层面的救助体系,但目前多数救助的形式还是更具有“输血”的特点。同时,不少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还不强,有些人面不改色地“榨取”着父母的辛苦付出,心安理得地向政府和社会“等、靠、要”。潘先生提供的这篇文章提示我们要重视为学生上学进一步提供“造血”功能,更提醒广大大学生:向那些有志气的美国同龄人学习,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学习费用。提到家长望子成龙的问题,记者还想向读者转述潘先生几个月前接受采访时讲到的两件事:潘先生说自己很欣赏一位同事,并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教授,更因为他是一位有智慧的好父亲。这位著名的教授偏偏生了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最向往的就是早一天能够出去打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教授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逼他上大学。他的孩子后来自己出去找了份工从学徒做起,现在已经是一个薪水不比父亲少的高级技工,工作胜任、心情愉快。而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著名教授并不因为孩子是个普通劳动者而感到自卑,不管孩子是当学徒还是当师傅,教授在和同事谈起时总是喜形于色:“这孩子不错,挺聪明的,他的活干得好极了,老板经常夸他,又加薪水了!”还有一个人,跟着潘先生当了8年博士研究生但最后没能毕业。他十分勤奋,对潘先生很崇拜,但领悟力不强、创造性思维不活跃,潘先生在成为其导师不久就发现他在这个领域不是可造之材,曾明确提醒他转往其他研究方向,但这个学生却一次次表示只想跟着潘先生学,不愿师从其他教授。他还表示知道潘先生治学严谨,不会给任何滥竽充数者发毕业证,但他还想挑战自我,也希望潘先生给他机会和时间。就这样,他在潘先生的身边继续辛勤奋斗,直到最终从心底认同了导师的判断。潘先生告诉记者,8年的朝夕相处早已使他们亦师亦友,但面对科学精神和学术伦理,他却不可能为这样一个学生网开一面。这个学生在勤奋学习8年以后两手空空离开了,后来却在生意场上获得很大的成功。因材施教!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专程来信,潘毓刚教授一直十分强调这个问题。潘先生远隔重洋的来信言词恳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记者把他的金玉良言奉献给广大读者,衷心希望能对大家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有所帮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