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追踪]变革“西门蜈蚣”走向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7:3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讯记者陈史、特约记者周英炜报道:昨天本报《“西门蜈蚣”对撼“西樵蜈蚣”》一文见报后,在澄海区引起强烈反响,市民纷纷抢购本报。一些民间老艺人、民俗文化研究权威向记者发表了对“西樵蜈蚣”要和“西门蜈蚣”较劲的看法。澄海西门居委的蜈蚣舞艺人们认为,“西樵蜈蚣”与已取得版权证书的“西门蜈蚣”对比,仅作稍微修改,从外观上看极为相似,“西樵蜈蚣”有侵权行为。西门居委有关负责人说,将考虑用法律手段向佛山西樵方面讨个说法。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澄海文化馆艺术顾问周镇昌先生可谓是“

西门蜈蚣”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历经近十年研究所著的《蜈蚣舞》一文,涵盖了“蜈蚣舞”的起源、构造、套路、音乐等翔实内容,被收入1997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对于外界称“西门蜈蚣蛰伏不出洞就可能失传”一说,周镇昌不敢苟同。周镇昌告诉记者,“西门蜈蚣”自创建至今一百多年来,经历了数次沉浮,在抗日战争之前,“西门蜈蚣”已是声名大振,在澄海、潮汕乃至香港地区大出风头。1939年汕头沦陷后,“西门蜈蚣”被迫“蛰伏”。解放后,“西门蜈蚣”与鳌鱼舞、骆驼舞、双咬鹅等重出江湖,澄海动物舞蹈盛极一时。文革时期,这些动物舞蹈又被打入“冷宫”。到了改革开放后,“西门蜈蚣”等又现活力,直到今天,还时时在群众中展现风采。周镇昌认为,在他所经历过的历史时期里,单是“西门蜈蚣”就出现过二次长达十多年的“蛰伏”,不仅没有失传,而是不断进行变革,继续发扬光大。周镇昌认为,“西门蜈蚣”要改革,可从运输便利方面考虑,并可改革配乐方式、舞蹈套路等,使之更能适应市场需要。周镇昌说,澄海文化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计划,并正在采取有关措施,对包括“西门蜈蚣”在内的各种动物舞蹈进行改革,通过建立稳定的表演队伍、培养新生力量、设立保护基金等措施,让澄海的动物舞蹈得到传承和发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