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编辑的话:用实践检验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01:18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在吉林小康示范村的采访中,看到了书架和“翻得已经卷边儿的书”,同时,还看到了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这确实令人兴奋。这说明,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农民的文化素质养成和文化生活建设。以新文化、新观念塑造新农民,不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吗?只有人的素质上去了,农村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令人兴奋的还不止这些。吉林小康示范村在工程组织实施中,把坚持求真务实放在

第一位,把农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这种从实际出发的观念和作法值得肯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让群众满意。这一点,很多人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了。不少地方的基层干部表示,新农村建设重在帮助农民增收。一些地区开设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传授基本技能。不少地方积极开展旅游、引进工业,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因此,农民们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来参与。

  不可否认,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甚至存在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能把新农村搞成一个标准和模式,新农村建设切忌“一刀切”。“小康示范村”的意义,在于显示了中国农村向前发展的趋势。随着以新文化、新观念塑造的新农民越来越多,随着他们的创新激情与能力得到更大的调动与发挥,还会有更多、更富于创造性的新型农村出现在我们面前。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把“小康示范村”建设转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庄,为最需要雪中送炭的农民群众送去真正的实惠,这就是那一声更加令人振奋的号角。

  有经济学家指出,“后发”也是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后发优势”往往更强。比如,国内外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教训”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理由、有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加以防范。采访中,不少干部群众都在说:“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最能够检验“新农村”成就的,是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