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性看待房产“大佬”的惊人之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08:08 大众网-齐鲁晚报

  新华社4月27日报道,日前,王石、冯仑等40余位房地产业巨头,在南京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就当前房市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比如对于近期出现的新名词“房奴”,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说:“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此前有媒体报道说,三成贷款族成“房奴”,他们为偿还贷款挣扎于贫穷的边缘,不敢娱乐、旅游,担心生病、失业。

  冷静分析一下,在中国这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至少在现阶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冷静分析那些房产“大佬”的话可以发现,他们其实都很“理性”,并没有胡说八道。比如上述那种“‘房奴’活该论”,冯仑的那些解释很中肯:买房肯定要量力而行,“你让大学才毕业的年轻人去买房,就无异于让幼儿园的小男孩找媳妇”。指望房地产商突发慈悲,赔上血本让“穷人”买得起、住得起商品房,是天真的童话。

  对于未来房价是升还是降,笔者认为有些人臆测的“泡沫论”根本站不住脚。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市场对房子的需求不会萎缩,再加上国家信贷支持、地方政府推动以及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希望房价回落,恐怕是“注水”的期望。因此,房产“大佬”敢于屡屡“大放厥词”,其底气大概就在此吧。

  笔者认为,打开老百姓“住房难”这把锁的钥匙,其实握在政府的手里,而非房地产商。政府抑制房价过高的行政手段有很多,比如公布楼房价格成本,防止楼市暴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抬高房产的原始成本;大量投资兴建廉价出租房,让买不起房的居民有房住等。若是这样,房价自然会公开透明、回归合理价格,当然,那些房地产商们自然也就会失去“大放厥词”的底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每每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房地产商,那是看错了对象、打错了靶子,很难经得起质疑。


惠铭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