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私铸花钱并不值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1: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林鸿禧先生1929年11月11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市登岗镇,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称号。他对枫溪瓷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他是现代潮州瓷塑艺术的代表。

  上周本版报道的《广东造同治通宝一枚一千元?》引起了一位读者叶先生的注意。他从家中搜出了一些古币,对照文章判断似乎是文中所提到的“花钱”,他怕自己“有宝不识货”,希望专家们为他“鉴宝”,经鉴定,古币中部分的确为花钱,但极为普通,价值不高。

  链接

  “花钱”鉴赏

  “花钱”产生于汉朝,历代均有铸造。其作用是为贺寿、镇库、开炉等,大部分为政府铸造,亦有地方官员铸造呈献给皇帝以做贺礼。民间也有铸造“花钱”,一般被用于民间的传统迷信活动。民间的“花钱”与官府的“花钱”相比,显得较小、薄、不够厚重和不精美。

  辨认是否“花钱”,一是看有无图案,有图案花纹的一般都是“花钱”;其二是看钱币书籍有无记载,如在书籍所记载的流通货币之外的,就可能是“花钱”。判断“花钱”所属时代,有几种办法。一种是看质,宋代之前货币都为青铜,直到明嘉靖3年开始出现黄铜;二是看文字,汉代之前多为篆书,五代十国才出现隶书,宋代钱币书法百花齐放。所以如果“花钱”上的文字为楷书,证明“花钱”年代绝对在宋代之后。

  民间“花钱”多是私铸钱

  叶先生并不爱好收藏,只是看到报纸后,记起小时候曾将家里的古币当玩具玩耍,于是找出来,希望弄个明白,如果值钱可以出手。他找到的古币有10多枚,其中大部分为清代“花钱”,因为币种普通、品相一般,所以广东省钱币学会的专家判断价格并不高。

  学会的老师告诉叶先生,这些“花钱”中很多是旧时民间进行传统迷信活动的“道具”,是私铸品,以钱币文化研究的眼光看不值钱,但不排除有一些藏家对此有特别的收藏爱好,毕竟收藏是比较个人和主观的。

  他建议,如果叶先生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研究目的,或想涉足收藏领域,就可以把钱币保存下来。

  钱币变“纽扣”价值大贬

  在叶先生的古币中,还有一枚特殊的币———形状如纽扣,实际上是在一枚钱币上焊了一个小金属圈。据了解,在旧时民间,许多相对富裕的家庭都有这样的“纽扣”存在,所用的币有铜币、银币,甚至还有金币,小圈是同材质金属制成。这些“纽扣”很多用于厨娘的围裙带上,目的是“展示富裕”。

  焊接小金属圈是破坏钱币的做法,甚至一些名贵的钱币就这样被损坏,价格一落千丈。据一位钱币收藏专家说,他曾在香港的一场钱币拍卖会上看中一枚“纽扣”,就是由英国金币“改造”成的。这只“纽扣”起拍价7000港元,最后流拍。后来这位收藏家通过拍卖行与卖主协商,最后以2000港元成交。

  如意观音菩萨

  林鸿禧先生从事艺术创作五六十年,所塑人物大气含蓄、生动传神。他善于抓住人物活动瞬间动作、神态表情、性格特征;善于运用圆雕、浮雕、捏塑、镂雕和贴、印、刻、彩等等技法以突出主题。他将传统的瓷塑艺术与现代雕塑相结合,创作瓷艺的新风格,使枫溪瓷塑以新的形象显露于中国瓷坛。

  上世纪五十年代,瓷塑《十五贯》是林鸿禧先生年轻成名之作。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二仙对弈》、《普天同庆》、《寿星》……作品更有新的艺术追求。

  林鸿禧先生富有想象力,更善于运用精练概括且具有装饰性的手法塑造女性,作品讲究线条美、形式美,形简而意态生动、清新雅洁。

  作品简介

  如意观音菩萨是瓷塑艺术大师林鸿禧近来精心制作的代表作品,200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竞赛评委特别奖。

  该作品相貌柔美慈祥,服饰庄严,首戴天冠,身披璎珞,手贯环钏,衣成飘带,如意观音因手持如意而得名。

  作者依据要求,潜心地用艺术的手法,塑造出了举步欲行、面容慈爱、神态温逸、仪态优雅,具有大气大度的东方女性美的观音。

  作者善于运用富于装饰性的线条表现作品,简劲流畅的衣褶,并用素洁的色彩显出万事和谐如意的主题和材质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