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鲟繁衍方式有望改变 中华鲟野化训练基地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07:4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 核心提示:3月9日,一渔民在长江宜昌秭归段江边的泥潭中发现一条中华鲟,长约1米多。自1981年葛洲坝截流以来,长江上游已变成中华鲟的“禁区”。这条鲟从哪里来?

  在三峡库区宜昌太平溪江段一个幽静的无名江湾内,有一个神秘的水上“基地”:七八间房,近1500平方米的网箱,几乎与世隔绝,常年有博士等科研人员“驻守”。记者两

次赴现场探访,揭开了首个中华鲟野化训练基地的神秘面纱。

  “神秘养殖场”狼狗看守

  远离城市喧嚣的长江太平溪水域,宛如世外桃源:空气新鲜,水清见底;因三峡大坝蓄水导致水位升高,原先的群山变成一个个郁郁葱葱的湖中“绿岛”,江湾秀丽,格外幽静。

  在太平溪刘家河渡口,问起“中华鲟科研基地”,摆渡的船工都说不知道。寻访一圈,一名老船工透露:深处的江湾里确有一排房子,看似养殖场,但却从来没卖过鱼,也不允许普通船只参观,只是经常看见一些年轻人背着仪器进进出出,“不晓得他们在搞什么名堂。”

  记者坐上小木筏,绕过几道江湾,10多分钟后,在一座岛屿的背后看到了“神秘养殖场”,门口没有任何标识,门前的一条大狼狗“汪汪”直叫。

  整个基地用铁桶扎成,建在水面上,七八间房,房内除了仪器就是床;房后是一排排的网箱,约1500平方米大小。从外面看起来,与一般的水上养殖场并无二样。

  两个小伙子正蹲在地上摆弄着一台机器。从机器一端出口出来的是一条长长的黄色“麻绳”,旁边地上摆着数十条已经做好的“麻绳”,香气四溢,弥漫着鱼干一样的味道。

  “这是中华鲟的美食。”一个小伙子笑着说,把这些“麻绳”再截成小段,大小和野生中华鲟的食物差不多,蛋白质含量很高。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在屋后的养殖网箱边凝神细看,可以发现网箱底部一条条浅色的中华鲟在自由地游弋着。时不时,大鱼突然从水中跃起,溅起团团水花。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鲟的科研也十分保密。

  常年驻守基地的科研人员只有四五个。这些人中,有水产生物研究方面的博士,有农业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中华鲟专家。

  工作人员袁潜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对网箱里的中华鲟跟踪观察,记录这些实验中华鲟的生长状况和身体条件,以观测它们是否能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水域里正常生长。

  野生中华鲟种群在急速衰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所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鲟鱼专家组成员危起伟教授,是这一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中华鲟近26年来的坎坷命运,像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放映着———

  中华鲟是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生在长江,长在海洋中;亿万年来,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往返于长江和大海之间。

  1981年葛洲坝截流,被拦腰截断的不仅是滔滔长江,还有中华鲟回家的漫漫长路。曾经在长江的合江至金沙江屏山段的800公里16处产卵场全部消失。

  幸运的是,中华鲟又在葛洲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点,物种还在延续。

  但2004年,为扩大通航能力,葛洲坝在江中修建了一道与葛洲坝垂直的纵向坝体。这道坝体正好建在中华鲟的产卵场上。

  “最后的产卵场一旦遭到破坏,中华鲟的野生物种在自然界将难以生存……”对此,危起伟教授十分忧虑。

  与葛洲坝截流同时开始的,是几代人为保护这一物种付出26年的努力:长江水产研究所,主要进行中华鲟的野生和人工繁殖研究;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则担负着人工增殖放流的任务。截至2005年,累计向长江葛洲坝以下放流中华鲟454万尾。

  人类的努力速度总是比大自然行动的速度慢。长江边的渔夫,以及了解中华鲟现状的专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长江里的中华鲟越来越少了,整个种群正在急速衰减之中。

  中华鲟能否在长江上游安家?

  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有没有办法帮助中华鲟在野外生存繁殖,使种群得以延续和壮大?中华鲟能否在长江上游生活?专家们希望能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2004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始在三峡库区筹建中华鲟野外繁殖基地,并选址太平溪。2005年4月,基地组建完毕,这一新的课题研究正式开始。

  每组网箱约180平方米,大网箱深约5米,小网箱深约2.5米。幼苗则来自位于荆州长江水产研究所,均为淡水环境下人工培育5年的鲟鱼。

  一方面,科研人员在置于江水中的网箱里“圈养”部分中华鲟,帮助其适应库区的水域环境;另一方面,在长江上游野外放生少量实验鲟,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及巡艇跟踪对其生活情况进行观察。

  中华鲟的成长是否可离开大海?有关专家称,因水位大幅上升,三峡库区目前的水域环境,包括水温、含氧量、光照度、透明度、水深以及水流等,都已与长江入海口较为类似,这对实验成功无疑是有利因素。

  基地里这批经野化驯养的中华鲟,多是5年前从长江打捞起来野生鲟鱼的后代,在淡水环境里长大。从目前的情况看,它们的生长状况良好,证明淡水生长完全没问题。

  有专家乐观地认为:一旦在坝前安家成功,中华鲟将在长江上游形成新的洄游线路,有利于野生种群的延续。

  今年3月初,科研人员在四川乌江边放生4条中华鲟,都是5岁左右的幼鲟。工作人员还乘坐巡艇对其进行跟踪观察,随时掌握活动情况,秭归江段发现的中华鲟即是其中一条。

  中华鲟阔别金沙江26年后能否再回故乡?这4条中华鲟是“探路者”。

  中华鲟繁衍方式有望彻底改变

  4月21日,记者第二次探访野化基地时,恰逢来了一批“新成员”———70多条人工繁殖鲟鱼幼苗从长江水产研究所来此接受野化训练。在基地“客厅”木地板下的网箱里,它们快乐地嬉戏,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经过一年的野化训练,第一批5岁幼鱼目前已生长得不错,能适应长江库区的野生水域环境。”袁潜自豪地说,新运来的一批中华鲟只有50厘米长,年龄更小,不到一岁,从小开始进行野化训练,以便更容易适应长江的野外环境———这在很多其他野生保护动物的野化训练中,有成功先例。

  为提高中华鲟的野外生存能力,科研人员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喂食有意不定时定量,并模拟中华鲟的野外食物来配制饲料。经过不懈努力,基地野化训练的首批中华鲟在体格上比“家养”的更健壮、游速更快,觅食能力更强,适应野外生存应无问题。

  通过一个月GPS定位跟踪,今年3月初在四川放流的4条中华鲟除一条被渔民意外发现外,其余3条的生长状况都相当良好。每天的记录表明,它们可以自行觅食,已基本能适应在长江中上游的野生水域环境。

  这项实验一旦成功,意义极为重大:可帮助中华鲟在长江上游重新“安家”,并开辟一条新的洄游线路。对保护中华鲟的野生种群无疑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关人士透露,如果以上设想一一实现,长江上游将建立一个世界罕见的大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其长度将从金沙江延伸到三峡大坝,将彻底改变目前主要靠人工放流方式增殖中华鲟的现状,使之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来繁衍种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