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国1.23亿平米空置房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10:47 新华网

  

全国1.23亿平米空置房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

  如今,房屋的空置率,公说公的数字,婆说婆的数字,比如,有说不过才1%,也有说是26%,还有说已经高过30%,严重超标,超过国际警戒线10%。说得眼花缭乱,真是不知该信谁的。谁也说不清,谁说得也不准,谁说得也不权威,越说越是一笔糊涂账,一头雾水。

  只有房屋闲置的具体数字,给我们一点实际而实在的印象,而不再雾里看花,听凭专家们在那里华山论剑,云山雾罩。据新华网4月23日从国家统计局得到的消息,截至今年3月,全国房屋空置面积是1.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3.8%。1.23亿平方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一个家庭的居住面积按平均100平方米来计算,1.23亿平方米空置下的房子,等于123万个家庭的住房。

  因此,尽管一时我们没有准确的房屋空置率的数字,1.23亿平方米这个具体的空置面积数字,已经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即空置的面积实在可观,难怪宏观调控一年全国范围的房价居高不下反而大幅度上涨(仅2005年北京市房价就上涨20%),难怪那么多人想买房却买不起房而只能望房兴叹。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一个多么奇怪的现象,让人感到悲哀的是,这个原来只在唐诗里出现的奇怪现象,如今却在我们的现实的房子面前轮回。面对1.23亿平方米这样多已经盖好的空房子,我们普通的人们,起码有123万户家庭却住不进去,眼巴巴地瞅着那么多的空房子,在城市灿烂的夜空下没有一盏灯光,幽灵一般黑黝黝地矗立在那里,没有一点生命。

  我们说,这种现象的奇怪,在于我们对空置率的容忍,在于房屋和唐诗里的农田一样,不是掌握在劳动者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开发商的手里,他们宁肯囤积居奇,让房屋的空置率越来越高,也不肯轻易将虚火上升的房价降下来。于是,开发商才敢于公开叫嚣房产就是暴利的事业,而我们却只能听之任之,无可奈何。

  其实,任何人都清楚,房屋的空置率问题提到现实面前,并不是自今天才开始的,而是有了一些年头,为什么我们不早动手解决这个问题,而非要让这个数字长时间蔓延?对于我们普通需要住房却望房兴叹的人来说,这个空置率意味着房价虚高存在的一种理由;对于国家而言,却是实实在在投入的资金呀。要知道,这积压下来的1.23亿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按照平均每平方米4000元来算,其总资产可就是5000亿人民币。这么多的钱,可不是从房产商自己的腰包里掏出来的,可都是从银行里贷出的款,有可能都会趴在银行的死账上,我们有这么多钱去让开发商如此折腾吗?因此,不难看出,房屋空置率的责任,不完全在开发商,我们的各地政府也负有监管等相应的责任。如果这些空置的房屋,将来卖出去了,得利的不仅是开发商,各地政府也相应得利。但是,如果卖不出去,万一真的出现了人们都不愿意出现的房产泡沫的话,那么,那么多的投资,谁来最后为之买单呢?

  房屋空置率,对于普通百姓,其实也是隔膜的,那都是专家的专用名词,事实上,如今各种空置率的数字,无一不是出自专家之手。在我们的国家,普通百姓对于专家是非常相信的,因为他们有着作为一般人不懂得的知识和专长,人们求疑解惑的时候,自然要求救他们,信赖于他们。专家的良知,不仅对于专家自身,而且对于大众和整个社会,其重要性比商人是不是惟利是图的分量更为沉甸甸。专家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作用就是这样的重要。他们是社会信赖的良心,是社会赖以平衡的天平。问题是我们有些房地产的专家,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他们的屁股不是坐在普通百姓的凳子上,而是瘫软在房产商松软的沙发椅中,自然他们说出的话,计算出的各种数字,都散发着鸡尾酒和广告的混合味道,有些可疑。当然,在整个社会道德失衡、操守更易、信仰坍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要求专家个个都有金刚不坏之身而坐怀不乱,也不能要求他们都有火眼金睛而洞穿一切为我们预测未来,我们只希望他们都能够说出实际而真实的情况和数字。但是,在房屋空置率的数字面前,同在房价的面前一样,专家的发言让我们是不敢全部相信的。而空置率与房价这两个数字,恰恰是同有些专家与房产商一样,相互间的关系是难以分割或暧昧的。

  值得让我们欣慰的是,建设部今年3月31日下达紧急通知,要求京津沪等40个城市,要提供各自的房屋空置情况数据。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会给我们带来希望,让多年以来一直迷云谜语一般的房屋空置率明朗化,相应的,让居高不下的房价能够及时地得到解决,于民于国,幸莫大焉.

  记者23日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截至3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8%。

  一边是增长的空置面积,一边却是买不到房子和房价高昂;而空置率1%与26%相差悬殊的数据,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计算方法,更令消费者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

  ◎

  ◎

  ◎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