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曹友琴:男乒大敌 遇强胆怯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13:26 东方网 |
48届世乒赛中,中国男乒在与法国队争夺前四名的一场角斗中,虽以3:0取胜,但比赛中我国男乒运动员的心理弱势尽显。媒体说这场比赛是“有惊无险”。“险”在何处?笔者以为,就险在遇强胆怯。 此前的各场比赛,我国男乒运动员左右扣杀、势不可挡,简直所向披靡。可一遇法国这支较强的队伍,仅从媒体报道的用词看,一开始比赛就“汗流不止”,情绪就“非常紧 张”,尤以马琳为甚。电视直播,笔者在整个这场比赛中也看到,运动员表情僵硬,赢了一分,呐喊声也显得没有底气,没有了往日虎气生生的朝气。即使有个笑容,也是硬挤出来的。丢了一分,就忍不住要回头看看教练席,显得缺乏信心。如此状态,球技就必然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扣球无谓失误,甚至连连吃对方的发球。反观法国运动员,尽管打输了,却有着一种大气,一种奋力搏取的自信,显得轻松自如,敢打敢拼。虽然输了,但运动员的球技已经充分得到发挥。与马琳对决的法国运动员希拉,回了一个高球,没有放过球网,跑上前来仿照足球运动员,用头顶了出去,全场观众一阵笑声,为他的幽默而鼓掌。这一戏剧表演,却充公表现出他们的心态。 同法国队“交战”,我国男乒运动队同某些弱队比赛相比,简直就判若两队,表现为遇强而惧。其原因,一是自视乒坛“霸主”,地位不可动摇;二是怕输心理作怪,一怕就缩手缩脚,发挥失学;三是乒乓运动所赋予的政治意义太大,因而国人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就太大,生怕输了“无颜见江东父老”。在团体赛的起始阶段,面对弱队,就一直派出最强阵容出战,而不肯让已经具有实力的年轻队员上阵练胆。为什么?就怕有个险失。得失心太重。 笔者预测,这种心理状态得不到调整,在未来夺冠途中,最大的可能不是跌倒在德国队的脚下,就是失手在韩国队的手中。倘能全胜,那也是险胜。 想起46届世乒赛刘国正在与韩国的决战中,虽比分落后,再丢一分就“臣服”韩国,却毫不手软,大力扣杀,力挽狂澜。那才是“横刀立马”的大将军气概。但愿运动员都做个“刘国正第二”,那么,何忧稳操胜券! 二战中,盟军在最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之前,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曾经准备了两份讲稿,一份是战胜之后的讲稿,一份是战败之后的讲稿。不仅是战争,同样,在竞技运动中,除非实力过分悬殊,是没有必胜之军的。 两军相遇勇者胜,自信者胜。 作者:曹友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