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函摘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14:06 新民晚报

  

来函摘登

  冷静下来换位思考

  也许我们认为上海人做得已经够开放、宽容了,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是做得远远不够的。我工作的编辑部3人中有2人是上海人,闲聊时我们很自然地用上海话交谈,并

无感到有何不妥。没想到另一个东北来的小青年,在一次沟通中怨气冲天地说出了对我们这一做法的反感。他认为是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把他边缘化了。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我们理解了他的想法。这以后我们一方面尽量用普通话交谈,另一方面也见缝插针地教这个外地小青年说上海话,他学得虽然生硬,却热情高涨,小小编辑部重新找回了和谐的气氛。小范围需要沟通,化解矛盾,大范围同样如此。张先生

  融入上海别消极等待

  外地人融入上海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其他的人为力量”可以改变。任何一个人,当他(她)来到某个原本陌生的地方,想要在短时间内同那里的人水乳交融像一家人那样,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比如,我新来乍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有些人就用疑忌的眼光看我,有的同事在工作上不愿与我配合。所以,我想要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只有耐心等待,舍此别无他法。当然,这种等待并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靠奋斗。此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融入国际大都市的必要条件之一。士闻

  移民与本地人起点不同

  来到一个新环境,首要的是适应和融入,思想上有所准备,毕竟作为“移民”就意味着与本地人的起点不同。要求他人接纳、理解的同时,自己的心胸就要更加开阔,肚中能容更多的人和事,这样自己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自信、自强是立足和赢得尊重的基础。试想,即使来自“乡下”,但在工作中能展示出才华,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并不比“城里人”差,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许多“城里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在追求的东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这个城市就是我们的城市呢?余先生

  做上海人先去偏见

  对上海存有偏见,怎么能做好上海人呢?上海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包容性、宽容性才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上海人学习新知识、吸收外来文化后的消化性特强,所以能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的注目,上海文化是需要慢慢体悟的。

  郑树林

  挺直腰板报出家乡地名

  柳珊老师信中所说的话颇有代表性,反映出来的思想确实值得现居上海的人们一议。

  我16岁来上海读高中,一口宁波话,至今60开外,仍然宁波腔蛮浓。近50年来,当有人提到“口音”时,我每每不但神情坦然地表述“我是宁波人”,还显露出怡然昂然之态,从不见有人看不起。有时,还互认同乡哩!是上海滩上宁波人太多原因使然,还是人们见我自信心十足才这样?

  这里面,有个相当重要的观念,即挺直腰板报出家乡地名,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你挚爱自己的故乡,并以此自豪。如此,他(她)在一愣同时,会爽然认可;否则,连你自己也羞于启口,又怎么感染他人呢?所以,“改变这一切”的力量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家都是中国人,分什么东西南北!

  我以为柳老师大可释怀,上海当然是你的家,请精神振作地融入到上海人的洪流中去,为新上海的更加繁荣而尽力。王成荣

  对“新上海人”一视同仁

  记得十几年前,笔者曾在浦东塘桥附近经商,每天上下班都须经过正在建造中的南浦大桥外围地段,亲眼目睹许多外来工人兄弟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最后使连接浦江两岸的国内第一座跨江斜拉桥胜利完工通车,给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交通带来诸多方便。现回忆起来,当年这些“新上海人”每天汗流浃背造桥情景历历在目,十分敬佩。我们必须对“新上海人”一视同仁,把他们视作兄弟姐妹,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施福敏

  外地朋友脱下有色眼镜

  我是一个高一学生。在我的观念和我所受的教育里,从来都没有歧视外地人这一条。实在是因为外地人有些举动让人不能忍受。我高一军训时的教官就是外地人,有一次队列训练,我的一个同学因绕过泼在场地上的粥而被罚站。教官说:“上海人怎么了?上海人是穷干净!”已有的种种现象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句问候都是拉近大家心灵的桥梁。吴婷予

  互助胜过一切美言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想有一个温馨、安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小区外来人口占85%,各种层次的人都有,我们诚意互动、互联、互助,结果怎么样?这么说吧,凡出门上班的人不用担心突然下雨晾在外面的衣服。尊敬的柳老师请来本小区实地看看吧,来时别先和任何人联系,暗访!

  东余杭路春阳里曹国胜

  真心相帮关系融洽

  我是外省人,我儿媳是上海人。我在与她相处时,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龃龉。面对现实,我始终坚持以诚待人,终于消除了隔阂。我觉得无聊去炒股票。儿媳说:“阿拉上海人,炒股三年多,年年都亏铜钿。侬是乡下人,炒股死定了!”在炒股时我输少赢多,反过来帮她,还用在炒股时赚的钱给小孙子买了个三轮玩具车,使得儿媳不得不对我刮目相看。她主动提议,请我去麦当劳吃西餐。饭桌上,她以饮料代酒向我致敬:“侬炒股是师傅,阿拉是徒弟。”我听后抚掌大笑。任玉福

  孔庆欣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