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级农艺师黄广平为农民兄弟育出优质稻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13:33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当人们吃着清香、口感软滑的米饭时,是否想起整天劳作于地里田间的庄稼汉,是否知道越来越好吃的大米来自于水稻育种科研者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结晶。在我市,便活跃着一批崇尚科学,为人民而将青春贡献给水稻育种事业的青年人。高级农艺师黄广平,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为农民生活得更好,他甘于寂寞,将16年的青春岁月交给了杂交稻,换来硕果累累。为着农民的丰收情牵“杂交稻”育种黄广平实在是忙,记者经常到市农科所采访,有时仅是匆匆一瞥,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采访他时刚从潮

阳下乡回来,中午也没休息。黝黑的皮肤和朴实的言谈,与黄广平近距离接触,记者深深感受到他对水稻,对农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是农民的儿子”,这句话也一直支撑着他,要为农民培育更多的良种。黄广平从小生长在澄海隆都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读初二那年,16岁的他就开始下地种田赚工分,从此与土地结缘。怀着这份浓浓的情谊,高考时黄广平所报的第一志愿便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大二下半年,为写毕业论文,进行玉米不育系选育,他经常呆在学校的农场做实验,第一次体验了农业科研的苦与乐。之后他便一直奋战于农业科研第一线,将青春无怨无悔地交给了寂寞,交给了“杂交水稻”这个研究领域,成为年轻的“老农”。16载培育杂交稻硕果累累倍感欣慰杂交稻育种是一份又苦又累的“活儿”,一个新组合要通过审定和推广,往往需要6至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漫长的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试验,以及数以万计的各种数据的积累,但最终有用的只有少数几个。16年来,黄广平每天埋头苦干,挥汗于阡陌田间,为农村提供高效实用农业新技术,将科研硕果奉献给广大农民兄弟。每年的“双夏”季节,是他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清晨六时多出发到育种基地,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单位,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1997年“双夏”抢收,他便中了两次暑,至今仍留下后遗症。今年早春,他们花费多年心血培育的4个新组合终于通过省审定了,消息传来,水稻育种每位科研者心里都甜滋滋的。对此,黄广平欣慰地说,搞农作物育种这一行回报率低,付出了都不一定有回报。全国成千上万的育种工作者真正能选育出有影响品种的育种家并不多。能有这样的成绩,感觉到多年的努力受到社会的肯定,心里也非常有成就感。10多年来,黄广平先后被共青团汕头市委评为“汕头市青年科技标兵”和汕头市十佳“青年科技带头人”,前不久,他又被评为今年汕头市劳动模范。多年来他先后参与育成8个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其中有4个是他作为第一完成人培育出来的。目前,他参与育成的“梅优524”“特优524”“特优721”三组合累计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5.31亿元。其中“特优721”是当前我市早稻当家品种之一。而今年通过省审定的“316”系列组合和“博优691”因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较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国内多家有实力的种子公司前来洽谈合作开发,最后由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分别签订了使用协议,使市农科所成为全省杂交稻育种首个成功进行技术转让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而“博优691”则成为我市第一个通过省审定的晚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本报记者刘文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