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端砚:十个名砚九个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08:25 南方新闻网

  端砚:十个名砚九个假

  砚中“霸主”,曾经千金难得,如今过度繁荣,专家呼吁打假已成当务之急

  广东名石调查之一

  广东省省石评选工作正在进行,而恩州奇石、端州砚石、广绿石、湛江珍珠已被列入候选省石正等待最后的评选。相关议案已经提交广东省人大,一旦人大将此议案摆上日程,省石称号花落谁家就将见个分晓。

  四大名石尽管各有千秋,却也各有软肋,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本报记者近日分赴各地展开调查,从今天起将为我们一一揭开广东四大名石的迷人面纱。

  “四宝砚为首,砚以端为上”,砚在纸、笔、墨、砚等文房四宝中最为名贵,而中国四大名砚中又以端砚为最优。端砚以其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特质,成为华夏民族的骄傲。在历史长河中,端砚一直雄居砚中的“霸主”地位,成为中国砚文化的代表。1300多年来,上至帝皇将相、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把端砚视为珍宝,千金易得,端砚难求。

  然而,尽管肇庆当地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封坑”政策,但几大端砚名坑依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的端砚大师称,端砚行业“过度繁荣”,入行门槛太低,市场混乱,端砚打假已成当务之急!本报记者日前就此展开调查。

  惊

  假砚横行,名砚蒙黑

  1月8日早上8时,日本一个电话打到了肇庆端州古城白石村的湖星端砚阁(化名)。老板吴老先生提起听筒,对方是之前多次从他这里购买端砚的一日本客商。对方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他怀疑从吴老先生处购买的麻子坑端砚是用其他砚石加工出来的假货。吴老先生在一一解释端砚的辨别方法后,日本客商才慢慢释怀。

  “现在造假太厉害了,有些小加工商不讲信誉,经常用出自一般坑的砚石,冒充名坑砚石加工成端砚,获取高额利润。整个端砚形象都被伤害了!”吴老先生痛心地说。

  端砚打假已成当务之急!端砚艺术大师、国家级端砚鉴定专家刘演良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坦言,目前端砚市场非常混乱,从国际到国内,甚至就在肇庆,端砚生产都存在造假现象,且造假率高达90%以上。他2003年在广州举行“端砚鉴别与欣赏”座谈会时,不少藏家拿出了自己保存多年的心水藏品让他过目。结果,很多所谓的“古砚”都被判“死刑”,不少花钱买骗的藏家大呼上当。

  刘演良告诉记者,端砚以石质取胜,压倒群砚,其质地纯净、滋润、细腻,有如小儿肌肤,能使发墨不损毫。不过不是所有端砚石都有这些特征,只有西江羚羊峡斧柯山的“老坑”、“麻子坑”及“坑子岩”才具备,历史上称之为“端溪名砚”,价值也奇高,老坑还曾被称为“皇坑”。现在端砚“造假”的最大问题就集中在不少人利用其他坑的砚石来冒充三大名坑,美其名曰“新老坑”、“新麻坑”。一些厂家及流通部门或出口部门的少数人,还将仿古端砚作“古端砚”出售。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为防止假端砚冲击真端砚,肇庆市于去年专门成立了“端砚专家鉴定组”,专家组成员全部由国家级端砚大师组成,端砚界从此有了权威“裁判”。

  愤

  小作坊搅乱大市场

  “假砚主要来自小端砚加工商,目前端砚行业准入门槛非常低,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什么人都可以开端砚厂,使得白石村一带的端砚市场管理无序,厂家多而杂。一方面抹黑了千年端砚的名声,另一方面则导致了砚石资源的巨大浪费。”吴老先生说。

  端砚的生产以吴老先生所在的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一带的村民为主,湖南、广西等地也有不少工匠艺人加入到端砚生产的行业中。据不完全统计,肇庆现有端砚生产厂家近百间,家庭作坊超过300家,几千人从事端砚及相关产业。每年销售端砚不下10万方,产值近亿元,占全国砚台产销量的70%以上。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白石村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开采砚石、制作端砚为生。记者步行穿过村子,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庭院门口多多少少都有大小不等的砚石叠放着,仿佛是一种身份的证明。短短10米的街上,挂出的与端砚有关的招牌居然有几十个之多。进入几家敞开的楼房,都能看到手拿砚台雏形的中青年男女,或打磨或雕刻,手势娴熟,神情专注。

  经过1300多年的自然发展,端砚行业现在已经进入历史最繁荣时期。记者在肇庆的大街小巷逛一圈,随处可见到大大小小的“端砚厂”、“端砚阁”、“端砚楼”等。而端砚价钱“两极分化”也特别严重,低到百余元一块,最高的却可达几百万元。

  “老坑、麻子坑、坑子岩等坑砚石做成的端砚比用普通砚石做成的端砚价钱高出很多。特别是政府6年前对老坑、麻子坑、坑子岩等坑实行‘封坑’政策以来,它们的价钱更是涨得飞快。由于货源相对稀缺,一些人就趁机用其它砚石来冒充老坑砚等以牟取暴利。”国家级端砚鉴定专家刘演良认为端砚造假的原因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惨

  三大名坑无奈“封坑”

  “封坑”是当地政府为保护端砚矿产资源而对老坑、麻子坑、坑子岩等名坑实行禁止开采的一项政策。由于端砚行业的空前繁荣,并因缺乏专人管理,砚石资源近几年来被野蛮开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肇庆出产端砚的三大名坑——老坑(开采于唐代)、麻子坑(开采于清代)、坑子岩(开采于宋代)——目前都已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肇庆端砚协会秘书长王建华介绍,现在这三大名坑洞深都在二三百米以上,优质石源濒临灭绝。开采方式从传统的手凿采石发展到了放炮采石,从安全的洞型采掘发展到大面积开采。前人为砚坑安全而留下的支撑石柱(古称留礅石)也给毁掉,有些采掘面达上百平方米,竟让拖拉机在洞内自由行驶,不少砚坑因过度采石发生过塌方甚至死人。“麻子坑水坑就是因为塌方死人无法再采而要另外择地重开,老坑、坑子岩也都发生过塌方。”

  王建华说,端砚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有矿产资源,理应由国家严格管制,合理开发利用。近10多年,端砚石开采因采用承包制几乎到了掠夺性、毁灭性的地步,出产的砚石数量远远超过千年来开采的总和。20世纪末,当地政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所有砚石开采权收归肇庆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审批,并对已遭到野蛮开采的名坑实行“封坑”政策。

  当地政府还对擅自开采、乱采滥挖砚石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

  悖

  封坑之后,猫捉老鼠

  但是,偷采却不能完全杜绝,当地的一些端砚小作坊主经常与政府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夜里到砚坑偷偷开采。记者日前在西江羚羊峡斧柯山一带看到,当地有关部门用混凝土堵住的砚坑被人用炸药又炸开了一个洞。事实上,这些洞经常是炸了封,封了又炸。去年,肇庆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公安等执法部门封堵了6个非法砚石采点。

  王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端砚的生产规模经过10多年的自由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作为珍贵文化产品应有的生产规模。如果单是一味追求数量,其价值和价格都会大打折扣。端砚产品要从生产“大路货”为主向生产“精品”发展。对厂家的资质审查要求要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以传统为主,不提倡机械加工。“封坑肯定是必要的,既可保护资源,又可控制端砚生产规模。”王建华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制砚委员会主任黎铿也认为,“作为艺术品的端砚是不宜过多,多了就不值钱。从这方面来说,封坑有它的必要性。”

  目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正在对端砚资源进行勘查,对砚石资源储量作远景评估。“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一定要保护好这些资源,我们定期地联合公安、国土等多部门到各坑巡查,直到清除炸山的行为为止。这些资源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只能追寻历史了。”王建华如是说。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庄杨杰通讯员王建华

  图:

  工人在砚坑里开采砚石。

  端砚制作的一切环节都只能依靠双手完成,图为当地工匠在设计构图。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