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庆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真正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16:26 新华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在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透露,迄今为止,国家对载人航天工程投资了200亿元左右,这与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上的240亿美元和欧洲空间局研制阿里安-5火箭花费的100亿欧元相比,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真正做到了少投入、多产出。

  中国对载人航天工程的投入情况如何,创新必须大投入吗?就这一问题,张庆伟指

出,搞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建设必要的设施,肯定要花一些钱。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力争少花钱、多办事,我们的创新之路是一条讲成本、讲效益之路。对于火箭、飞船等高技术产品,从工程研制的角度来说,试验、发射的次数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在方案论证阶段,专家根据理论计算提出,载人火箭的可靠性指标从0.91提高到0.97,需要再进行27次成功发射的子样,其液体火箭发动机需要单台累计试车10万秒以上。在国家经济还不很富裕、对航天的投入也不可能很多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我们通过已有的发射数据积累、补充高低温地面试验、提高额定工况等一系列办法,用尽可能少的投入,逐步逼近,达到了预定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方法的创新。

  张庆伟说,还有,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没有花大价钱购买国外的一些技术,自主创新也创造了效益。迄今为止,国家对载人航天工程投资了200亿元左右,其中火箭、飞船两大系统花费占50%左右,共计研制、生产、发射了6发火箭、6艘飞船及其若干初样阶段的产品,还完善了相关的地面设备,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在北京唐家岭建成了国际一流的空间技术研制试验基地。这与美国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上的240亿美元和欧洲空间局研制阿里安-5火箭花费的100亿欧元相比,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真正做到了少投入、多产出。

  另外,创新的成果要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据有关统计,中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航天技术正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载人航天工程的直接效益、带动效益和辐射效益以及折射出的产业链也已达到了数百亿元的规模。当然,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有相当差距。我们还必须下大气力,加快航天民用产业的发展,继续提升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迅速 ==

  2005年11月26日,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费俊龙、聂海胜“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张庆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真正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 这是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向人们致意。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副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29日说,中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是投入较少的钱办了更多的事,工程从立项到现在13年总共花费了近200亿元人民币。

  ·

  ·

  ·

  来源:中新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