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多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全民阅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3日18:00 光明网
张荣鑫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一转眼,11年过去,互联网、电视、DVD等多媒体早已深入地球的各个角落。多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通过“全民阅读”来获取知识?

  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要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并要求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提倡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围绕“全民阅读”组织讲座、荐书、咨询、展览等读书宣传活动。全国各大书店、书城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还要开展“向困难群众赠书”等专项活动,让全民人人有书读,家家有书香。

  从倡议书内容看,这次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无疑是不包含网上阅读和其他以播放光盘、看电视科技节目等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标的“阅读”的,而是狭义地指“纸质图书”,我们不能不为有关部门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的“短视”而遗憾。

  党的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是党的宣传部门,为何下发文件没有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个根本要求?

  如果说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时代”还很远的话,那么现在处于多媒体时代却是无疑的。君不见,网络已在各大中小城市普及,卫星地面电视接收的“小天锅”如蘑菇出土般在农村不断“拱出”,一两百元的DVD、VCD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起到现在,时光虽然只过去了十一年,但我们的国情早已发生了大变化。过去的新华书店早已风光不再,私营书店摆满的也是各种教育辅导用书,书店早成了教育部门的“专卖店”,有的县级图书馆、电影院、文化馆早已“人去楼空”,在多媒体的冲击下,读书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韦编三绝”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早已多样化。过去在农村,有的年青小伙购买了一台录音机,也要提着“边走边唱”以示炫耀,可现在,磁带录音机就是在农村也快绝迹了。为什么这活生生的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有关部门却看不到、也不愿看呢?

  有人说纸媒是有价值的,不错,我们并没有否认纸媒的存在,只是它的空间在缩小,在向适宜它生存的空间转移。本人过去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但自从上了网,过去的纸质书籍早已不翼而飞,倒是电脑硬盘里存满了各类“电子图书”。本人的网上阅读时间早已超过4小时以上。如果说“刘项从来不读书”是因为传媒的限制,那么现在的书生不读“书”,则是因为书生早已变网虫、变成电器迷了。在农村,农民希望的也不是要向他们赠送什么书,倒是大量赠送一些有声、有色、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光盘为要,一本图书好歹也值几块钱,而一个光盘的成本却只是几角钱,实现“全民阅读”,那种方式更科学呢?

  所以我觉得,与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推广活动”,不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传播知识”活动,国家应当把公益性的图书制作成光盘,把有价值的需要向全民推广的书籍以国家的名义购买版权,然后免费在网上、在电视上推广,让想读的人自由地下载、翻录、传播,这样,“全民阅读”的时代就自然而然地到来,费省而效宏,还可减少生产纸质媒介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关部门何乐而不为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