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敞开供地才是避免房产商囤货抬价的根本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4日08:05 南方新闻网

  社论

  五一黄金周期间,广州房地产市场出现囤货现象,70%的楼盘仅将可售量的1/6-1/2推向市场。这其实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在房地产界没有哪家开发商不会采取所谓“销售控制”策略。通行的做法是,楼盘开盘后,首先推出小部分户型、朝向相对不好的房子试探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在“夯实价格基础”之后,剩下的好房源留待日后慢慢涨价。

  表面上看,开发商的这种做法是一种“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对于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是有微小差异的产品,卖家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大致相同的两套房子,一个客户愿意出价20万元,另一个客户愿意出价10万元,一般来说定价应该就是10万元,但开发商可以将这两个客户隔离开来,分头和他们谈价,就完全可以向客户分别索要10万元和20万元的价格。开发商选择黄金周期间囤积房源索要高价,一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提供更少的供给,当然有利于卖个好价钱。

  但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这种做法远非“价格歧视”这么简单利用购买高峰提高价格,这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是非常正常的营销手段。所谓充分竞争意味着市场的供应是充分的,卖家没有囤积货源,主动选择权在消费者一边。而此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开发商有囤积房源的行为,这就说明市场供应是不充分的。民众当然可以指责开发商违背了基本的公平交易原则,人为造就了市场的相对短缺。但这种指责显得苍白无力:比如开发商可以辩称,剩余房源目前根本就不想拿来销售,而是考虑用于送给亲朋好友,对此买家大致是无话可说的;而且开发商之间是有竞争的,一家开发商选择囤积货源,其实是给竞争对手提供了销售机会,购房者自可选择其它楼盘;另外,购房者还可选择在黄金周之后再来购买,开发商总不至于“捂盘”捂一辈子。也就是说,针对开发商捂盘提价惜售,购房者还是有可选择的余地。

  然而,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里,购房者事实上无法如此淡定从容。这些年房价暴涨已是事实,外加各路“经济学专家”、“业内大腕”、“蓝皮书”之类“房价必定上涨”的论调甚嚣尘上,购房者早就形成了未来房价看涨的预期。对购房自住的居民来说,明明知道开发商是囤积居奇,却非买不可,因为今天不买明天就要涨价了,对炒房者来说,则是早买早赚钱。在这一市场态势之下,购房者事实上是别无选择。也就是说,所谓“捂盘”、“价格歧视”其实并不足道,基于房价上涨预期,购房者不得不就范于开发商的“销售策略”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可以想见,在开发商们这一轮的“营销策略”之后,五一黄金周之后的楼市又将站在一个更高的“价格平台”之上。对此,民众都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不过政府又能做些什么呢?据说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曾对囤积房源行为多次进行巡查打击,但由于缺乏法律约束而无法收治本之功。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条例,规定只要拿到预售证的房子就必须出售,但马上有人指出此举不太可行。其实,就日前的市场态势来就,即便政府能够对开发商的囤积居奇课以重罚,也势必引发开发商新一轮的“销售模式创新”。长此以往,实质是政府将在行政性调控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一方面是为有关部门大开“寻租”之门,一方面是推动房价波浪形上涨,而结果都是由购房者埋单。

  政府与市场,是解决房价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沿着政府调控的逻辑,只会产生出政府垄断的经济;沿着市场的逻辑,则会催生欣欣向荣的经济。“房价持续上涨”或“房价必定上涨”,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垄断了土地供应,特别是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而推行“非饱和供地”造成了市场的短缺。在土地制度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平抑房价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改变政府的供地思路、大幅度增加土地供应量。当然,这需要民众持续的努力才能促成。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