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多彩贵州风》 “振撼”从何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4日11:22 贵州都市报

  

《多彩贵州风》“振撼”从何来

  金黔在线讯 4月28日,《多彩贵州风》亮相“相约北京”开幕式,引发国内外观众的强烈关注。

  “我感到真正的震撼,触及我灵魂的不仅仅是演员的肢体表演,节目没有矫揉造作

,是一台源于生活浑然天成的佳作,充分展现了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韩国前国务总理李寿成半年前看完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的赞誉。半年多来,从林城贵阳简陋的北京路剧院一路走来,吹醉了从韩国前国务总理到台湾新党主席,从国内最大的演出商中演公司到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闻风”而动的演出同行,从不期而至的华裔“神探”李昌钰等名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游客。《多彩贵州风》踏着春天的节奏舞进京城。

  酣畅淋漓的民族艺术盛宴,醉倒知音一片。“震撼”———无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观众,走出剧场后忽然都爱上了这个形容词,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随着演出市场的繁荣,旅游事业的兴旺,电视网络等传媒的发达,人们对舞蹈,包括对各民族舞蹈已经并不陌生。但《多彩贵州风》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感动、感想和感悟,却那么强烈,那么新鲜,那么丰富,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就是“震撼了中国世俗的舞台”。

  更多的理论探讨已经没有必要,当年的《云南印象》如此,今天的《多彩贵州风》也如此。两者都是靠挖掘民族文化宝藏,着眼于“原生态”的进行再创造后诞生的艺术精品,但《多彩贵州风》为原生态艺术作了不同的注解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启示,则代表着近年来关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如何发展的理性旨向。

  “所谓原生态只是概念的炒作。只要离开固有的场景和生活环境,原生态就不复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舞台上没有真正的原生态艺术。事实上,真正的田间地头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是有限的。”钟情于“原生态”艺术环境的艺术编导丁伟,经历了诸多的“原生态”艺术实践后,认为民族民间艺术的舞台呈现,应该是陈年窖藏的茅台酒,散发着粮食的自然芬芳,但已经充分发酵变形:

  “舞台艺术需要放大和强化,而不是原始生存状态的简单复制。当‘原生态’艺术从生活走向舞台时,这些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并一直留存在民族民间生活中的文化形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与提炼,已经升华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包含着生活真谛的同时,以其更精致、更典型、更美、更具代表性的美学品位转换为一般观众审美观的对象。”《多彩贵州风》的舞台呈现,最引人注目处恰是“艺术化”和“提炼”的匠心。“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的男人们,梳着小辫,头挽发髻,别着砍刀,挎着猎枪,步伐“铿锵”走上舞台。浓烈的黑白对比,紧凑的节奏推进,干净的肢体表述,完全用现代舞的元素呈现“枪手部落”神秘古老的文化,优美又个性鲜明。这个节目名为《岜沙邦哟生》,完全写意的创作和编排,得到专家们的激赏。

  “保护是为了传播,传播是最好的保护。”在丁伟看来,《多彩贵州风》的艺术实践和传播过程,是对文化遗产的最好的保护,这一启示不只属于贵州,而且对我国当下普遍关注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有很大触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静态的力求原汁原味的博物馆式展呈固然必不可少,但是由于时空局限,受众毕竟有限。作为必要和创造性的补充,文艺创作的传播面更宽,传播手段灵活,传播影响更加深刻。

  看来,《多彩贵州风》不仅为中国的舞台艺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也成就一个文化与市场结合的奇迹。当下文化娱乐圈里许多人都期盼自己能遇到这样的奇迹,却总是记不得这些奇迹背后所蕴涵的那几条再经典不过的奥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作者:李屹 袁源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