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珊瑚公园将建川江号子保护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5日04:58 重庆时报

  

珊瑚公园将建川江号子保护区(图)

  川江号子是巴渝人文精神的重要遗产

  

珊瑚公园将建川江号子保护区(图)

  昨日,南岸区,陈老(右)和陶老正唱着川江号子

  本报记者刘治宇摄

  编者按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本报展开的系列报道“重庆人文精神大家谈”,还将从以川江号子为代表的巴渝歌谣、民俗中去寻找人文的魅力。

  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参与我们的报道:①热线电话:023-66099999;②来信来稿请寄:重庆市南坪南城大道249号重庆时报社会新闻部(请注明“人文精神大家谈”字样);③Email:duyufei196@vip.sina.com。

  重造几艘旧时木船,招收年轻人推船学号子……重庆川江号子学会会长陶鹏称,全国首个川江号子保护区有望在渝中区珊瑚公园成立,届时,市民可以到珊瑚公园看船工拉纤,并听和劳动相结合的原汁原味的川江号子。

  造船招纤夫学唱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代表了重庆人的勤劳、勇敢、乐观的人文精神。”重庆川江号子学会会长陶鹏介绍。陶鹏今年76岁,出生于船工世家,成立川江号子学会,就是为了抢救、传承、发扬川江号子。目前,川江号子学会有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100余名会员,学会的任务首先是进行学术研究,对川江号子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研究;其次,搜集素材,加工整理川江号子并艺术创作;第三,建立川江号子保护区。

  拟建立的川江号子保护区,首先是“找滩建船”:在旅游景区选点,选取2~3公里的河段做航道,恢复建造几条解放前的上百吨的木船,招收数十名年轻的“纤夫”推船,在“劳动中”学习唱川江号子,并走旅游产业化道路。据了解,目前已经有渝中区珊瑚公园、丰都、巫山以及湖北巴东等,和川江号子学会接触商讨此事,据了解,渝中区文广局已表达了在珊瑚公园建川江号子保护区的意向,届时,市民可以到珊瑚公园,坐旧时的人力木船,听原汁原味的川江号子。

  继续做好世界大河歌会

  2003年9月23日,在第八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重庆市首届世界大河歌会同时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大河歌手在重庆同唱共歌。世界大河歌会的举办源于重庆社科院专家邓平的首倡。邓平表示,川江号子是重庆的文化品牌,拥有很高的国际国内知名度。

  陶鹏透露,邓平很赞赏“船工精神”,认为船工精神是重庆人拼搏精神的象征。希望我市继续办好世界大河歌会这一文化盛会,这对扩大重庆的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声音

  从东周末年,巴国将军蔓子用自己的头颅捍卫国家的尊严,到长江三峡岸边石头上,世代纤夫的纤绳勒磨出的深深槽沟,都是巴渝人文精神的重要遗产。———原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焦祖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淘不尽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进行西部大开发不可或缺的,也恰恰是川江号子的魅力之所在。———2002年央视《魅力12》栏目

  相关新闻

  三人法国参赛音量大过50人

  川江号子在解放后,迎来最辉煌的时候,1955年,范裕伦唱川江号子,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联欢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音乐作品上获得的第一个世界级金奖。

  川江号子代表中国长江,1987年,陈帮贵等3人应法国邀请,参加“世界大河相会在罗纳河”的法国阿维尼翁民间艺术节,法国《世界报》评价其为“江河音乐中最为出众的部分”,“他们三人的音量,抵得上五十人之众”。

  90岁“号子头”变成艺术家

  解放后,炸险滩,整河道,机船逐渐代替了木船,川江号子结束了作为冲流闯滩号令的作用,也逐渐在川江上消失。

  但曾经是川江上知名“号子头”的陈帮贵一直为保护川江号子而奔波,1956年4月他将川江号子搬上了舞台,新编的川江号子《夺红旗》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荣获一等奖,陈帮贵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今年3月1日,90岁的陈帮贵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川江号子也可唱情歌

  迄今为止,陈帮贵整理了26种川江号子唱腔曲牌,唱词近百首,并“旧瓶装新酒”,新编唱词百余首。据了解,川江号子有曲牌近30种,其唱词旧时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沿江古迹、风土人情,还采用不少男女相爱及豪言壮语的唱词。

  百余市长齐唱“川江号子”

  一场抢救川江号子的行动也在悄然展开,2003年,首届世界大河歌会在重庆朝天门唱响;2005年7月,川江号子学会成立;亚太峰会期间,百余市长齐唱“川江号子”;今年初,文化部将川江号子正式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项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