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一切都那么柔美精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5日10: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邱敏

  “第二个学期已经开始了,山下的日子飞逝。很快我就要回到莫斯科了。我对广州非常不舍,这里的一切我都很喜欢。美丽的城市,不错的学校,宜人的气候,和新结识的朋友………”

  这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唯一一位外教奥尔加今年3月写给朋友的信,而来广州教书也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

  南下只在一念之间

  “决定来的直接原因是,广州这个词挺好听的。”

  奥尔加一直生活在莫斯科,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她教的也是俄语。去年广外向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发出了请俄语老师来教学的邀请信,学校当时征求了几个老师的想法,奥尔加是第一个报名要来的。去年10月底,她坐上了飞机,经北京中转到达广州。她告诉记者:“因为这个明智的决定,我已经成了学校老师们羡慕的对象。”

  虽然网络的使用在俄罗斯还不算普遍,但在来广州之前,奥尔加还是细心浏览了一些来过广州的俄罗斯人在网上写的帖子。“网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有些人说广州非常好,而有些人则称非常糟糕。”

  于是,奥尔加只身踏上南下之路,心中多少有点忐忑。她说,“至今在绝大多数俄罗斯人的想象中,东方人仍然是神秘的,我们不能理解他们在想什么。”

  事实上,广州之旅完全推翻了这些想象。她说,中国其实一点也不危险,虽然学生们总是不停地提醒她要注意安全;广州人都很坦诚,广州的生活水平是那么高!

  三周后,学会享受

  “在莫斯科吃海鲜是富人们的享受。但广州的海鲜,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得到,太好了!”

  奥尔加一周有六节课,总共12课时,这个工作量比她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要轻松,在那里她一周要上18小时的课。富足的业余时间里,喜欢艺术和文学的她走遍了广州的博物馆和公园。她说,最喜欢的地方是珠江边的沙面和二沙岛。

  虽然至今她不会说中文,但她很快适应了广州的生活:三周后她就可以熟练地使用筷子了,也喜欢上了广外旁边的小餐馆,经常光顾的是湘菜馆和川菜馆。她说:“俄罗斯菜本身不辣,但很多俄罗斯人吃格鲁吉亚菜,一般都是辣的。俄罗斯还有很多印度餐馆。”在粤菜中,她最喜欢的是那些她叫不出名来的点心和海鲜。

  奥尔加很喜欢她的中国学生,她也很高兴地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商人来到广州发展,她的学生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好工作。

  据了解,由于需求量大增,这几年广外的俄语专业都实现了百分之百就业。每个班近30人,基本都是毕业前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一空。而10年前,广外的俄语专业总共就13个毕业生,分配的工作单位几乎都用不上俄语,只有一家造船厂和一家贸易公司有些零星的对俄业务,还都是通过北方的关系单位来做。“那时候在广州的俄罗斯人都是短期逗留,非常非常少。”

  来到中国前,奥尔加也曾经被委派到美国的学校教书。比较起来,奥尔加说:“美国的学生不如俄罗斯学生勤奋,更比不上中国学生,他们通常会把很复杂的东西想得很简单。中国学语言的学生早上都会在校园里大声念书背单词,而俄罗斯学生则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

  谈到将来,期待坚定

  “提起中国名人,能想到的只有孔子和邓小平。中俄国家年一定要办。”

  对于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苏联老大哥”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称呼,那时候的中国人似乎对前苏联非常了解,他们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和《列宁在十月》,他们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但在今天,情况已大不相同。而记者通过采访奥尔加了解到,目前的俄罗斯国内民众对中国也不甚了解。奥尔加说,“提起中国名人,能想到的只有孔子和邓小平,这两个中国人在俄罗斯家喻户晓。”而中国的歌曲和书,她也都没有接触过,她周围的人也很少接触。

  奥尔加告诉记者,她发现在中国的图书馆中,关于俄罗斯现当代的读物很少,能看到还都是列宁时代的读物,现在俄罗斯流行读物等几乎是看不到的。所以她非常高兴听说两国将举办互为国家年的活动,她觉得这个国家年一定要办,这将大大加深两国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和了解。

  

广州:一切都那么柔美精致(图)

  奥尔加与她的中国学生在一起。

  想念莫斯科

  更不舍广州

  ———奥尔加写给莫斯科同事的一封信

  娜塔莎:

  我已经在中国住了两个月,还剩7个月。我非常想念莫斯科,但是,我也很喜欢在广州的生活。

  这里天气很好(24摄氏度)。在我的宿舍旁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公园,里边有山还有湖!环境美得惊人,一切都是那么的柔美和精致。

  我慢慢地熟悉了这座城市。它庞大,拥挤,充满活力,有时也有点可怕。但是,我喜欢它。我对中文很感兴趣,尤其是发音的方面,不过暂时我的中文还是没什么进展。

  这里的食物特别美味,有数不清的餐馆。

  总的来说,我在这里休息,学习,过得很愉快。

  常来信。吻你!

  奥尔加2005年12月

  “血谊亭”见证两国友谊

  

广州:一切都那么柔美精致(图)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广场是很多旅行社出团的集散地,陵园围墙外的车水马龙与墙内的静谧安宁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有两座南北相对而立的纪念亭,南是“中朝人民血谊亭”,北是“中苏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前面有座书卷形的卧碑,石书左页铭刻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右页则镌刻着碑文(如图,王子恒摄)。

  作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而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是,当时有许多苏联人也参与了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起义受到国民政府的残酷镇压,位于东山的苏联总领事馆被毁,苏中两国工作人员全部被捕。12月14日,其中5人被枪杀,他们是前苏联驻广州副领事哈西斯,秘书乌科洛夫、译电员波波夫、文书伊凡诺夫和翻译玛卡罗夫。国民政府宣布与前苏联断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至此被“封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