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泉州:文化兼收并蓄人豪爽又细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00:00 东南早报

  央视主编眼中的泉州

  直播结束后,中央电视台海外新闻部主编刘家俊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他评价,《文化之旅》在泉州的直播非常成功。

  刘家俊介绍,此次《文化之旅》的5个重点报道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潍坊突出的

是工艺;大理是个典型的民族文化地区;沈阳有世博园、满族文化;苏州则是园林文化,还有民间工艺的特点也很明显。而泉州应该说是兼收并蓄,其他城市所拥有的内容,这里都不缺乏。

  刘家俊说,在泉州,有两大特点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这里吸收了内陆上千年的中原文化,和交融了海外的外来文化,把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同时在这共生共荣。像宗教文化方面,吸收了世界各种类型、各种门派的宗教文化,而且能够和睦相处,就是在世界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地区。

  泉州人的特点,让刘家俊赞叹不已。刘家俊说,泉州文化影响了泉州人的性格,既具有北方人的豪壮豪迈,博大的胸襟,又有如南音那般细腻、丰富。“文化其实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泉州人和泉州的文化一样,有很大的包容性。”刘家俊说,泉州很适合居住,五湖四海,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的地方。

  花絮

  两个直播场累坏观众眼

  大开道“鸣锣开道”的大鼓吹一响,《中国新闻》“文化之旅·泉州”直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府文庙外,数千市民紧紧地盯着接连不断的一个个节目,眼睛都看直了。

  40名车鼓婆在红地毯上,舞了起来,十二对火鼎公婆排成一个圆圈,围着骑驴探亲和踩高跷的表演转着。火鼎公手拈烟杆,边走边跳,火鼎婆手拿蒲扇,个个动作、情态生动诙谐,让观众看着不禁一阵欢笑。

  他们一退场,南少林寺武僧们呐喊着,涌入了表演场区。他们中,最小的演员虽只有7岁,站在最前排,进场、出场跑得比其他人慢了些,但拳法套路练得有板有眼,引来一阵欢呼。

  这头正当热闹,文庙内大成殿前一阵悠扬的丝竹声响起,南音、布袋戏、提线木偶也在不同的位置,同时登场了。

  节目丰富两头精彩,这可忙坏了观看的市民,好多观众听到响声后,涌进了庙里,一路还不时回头,犹豫着不知道该看哪一头更好。

  “有没有转播啊?有的都赶不上场啊。”大家恨不得有分身术,把两头的节目都看个遍。

  摄影爱好者全程搞录播

  昨天的直播过程,现场闪光灯频闪,规模如此之大、种类如此众多的传统民间文化展示,让许多摄影爱好者过足了瘾。不少人在彩排未开始前,就赶来现场抢位了。

  一位来自南安南音协会的同志告诉记者,他前天从南安来泉州时,刚好赶上彩排,看完全场却“很气愤”,“因为昨天我没有带相机,错过了多好的机会。”

  昨天一大早,这位老先生又从南安赶到了府文庙。天不作美,正准备最后一次彩排,却下起了雨,“这会千万不要下雨啊,一下雨就全泡汤了。”他边祈祷着,又埋怨起自己昨天忘了把相机带上。还好,雨一会就小了,彩排、直播照常进行,他从彩排一直拍到了直播结束。

  不少市民也纷纷掏出了相机,边看演出边按快门,不时,还找人帮忙,站在演出队伍的前面,摆个造型留张纪念照。

  雨伞撑不住主持人淋雨

  四月天,娃娃脸。昨天的天气,跟大伙开起了玩笑,直播进行一半,又下起了雨,不少演员被淋了个透。

  直播设备是不怕的,该穿“衣服”的都穿上了,主持人可坏了,露天坐着没任何遮挡,正在直播又不敢动,再下去,妆都会被冲掉了。

  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跑去拿了把雨伞过来,可节目正在录,又不敢往上送。“导演,能不能给主持人送雨伞啊,雨这么大?”得到了可以的回复,工作人员才赶紧冲上去,想把雨伞架起来。新麻烦又来了,因为没有台架,雨伞怎么弄,都没办法固定住,不得已,只好又把雨伞拿了回来,看着两个主持人坐在雨中继续精彩的直播。

  还好,雨不是很大,过会就停了。趁着镜头切换到表演现场,俩人赶紧掏出纸巾擦掉脸上的雨水。

  手机大比拼惠安女留影

  彩排完离直播还有一段休息时间,惠安女们匆匆啃完面包,就掏出手机,纷纷拍起照来。

  “这,这花灯拍起来很漂亮,多拍几张。”一个女孩穿着惠安女的服饰,摆好了造型,露出灿烂的笑容,催促同伴赶紧拍。

  这个造型不但她满意,周围的摄影师们也动心了,数十台相机一下子围了过来,闪光灯、按快门的声音不断。小女孩也不拘谨,干脆当起了义务模特,按照摄影师们希望的效果,大方地摆起了造型。□本组报道由早报记者刘波林加华黄艺芬潘登陈英杰石勇安伦文/图

  专访

  要丰富,就要保护

  这样的大型展示,可以把泉州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推广,获得认可和支持,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展开,泉州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泉州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保存也很完整,政府及民间文化工作者的保护意识很强,各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抢救,都非常关注和支持。为此,泉州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抢救工作,推进得比较顺利,成果也不少。

  龚万全说,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宣传,也让外界对泉州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少文化界的专家长期关注着这些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情况,也在促使着泉州的文化部门,更为积极努力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泉州第一炮”再开讲

  一条天蓝色的衬衫,泉州市前文联主席陈日升没有再打领带,他说,今天的介绍就是要像来逛街时,被“逮”住了接受采访一样轻松。

  不少文化界人士敬称陈日升是“泉州第一炮”,退休后他担任了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协会会长,对泉州的这些民俗民间文化如数家珍。

  “说要参加这场直播,我这几天可是照样吃饭,照样睡觉,一点都不紧张。”陈日升笑着说,直播围绕着泉州文化展开,这都是平常考虑的话题,做的事情,并不生疏。他说,“这场直播对我最大的挑战,那就是怕下雨。”

  半个多小时的直播,陈日升在台上侃侃而谈,从唐时刺桐城的兴盛,讲到宋朝世界著名港口,海丝之路的盛况,再走进“世界宗教博物馆”……一一领略泉州文化的兼容并蓄。

  央视名嘴恋上惠安女

  “惠安女我很早就知道,也有了解。”梦桐说起泉州的印象,一口气念出了一串,但惠安女最令她倾心,她说,这次的直播以惠安女结尾非常成功,而且很有特色。

  “除了服饰特殊,我还知道她们很勤劳,令人钦佩。”梦桐说,惠安女的勤劳、勇敢,早已让不少未到过泉州的人,都对她们产生了一种想接近、了解的欲望,穿上独特的服饰,更让这个群体充满了吸引力。

  这位地道的北方人,来到了南方古城,样样稀奇。听南音,品安溪铁观音,在直播中,她不时又拿起提线木偶、帆船造型,向陈日升提问请教。她说,泉州的传统文化比较典型,通过这次直播,让她有了新的理解。

  “在民间文化保护上,做得非常好。说泉州的文化基础是中原文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很值得挖掘。”她说,希望有机会再来泉州,更深入地了解泉州文化。

  民间文化拉近两岸距离

  昨天的直播现场,翁万宝带着几位台商到文庙热闹了一翻。他是泉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从台湾到泉州,已经是第九个年头,对泉州的传统文化很是熟悉。

  “泉州的民间艺术,与台湾现存的,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翁万宝说,许多看过泉州民间艺术的台湾人,都惊讶于泉州民间艺术保护上做的工作,“保护得很完整,就像两岸流行的木偶戏,就在赴台友好交流时,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很惊叹他们操纵的技巧。”

  翁万宝认为,民间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两岸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拉近了距离。“很多台湾民众,通过观看泉州的民间艺术表演,对泉州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他说,泉州要有更多这样大型民间艺术演出的机会,既可以展示泉州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市民的生活,是一种双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