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五四看革新求变(董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09:51 东方网

  今天(5月4日)是伟大的“五四”运动八十七周年纪念日。虽然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运动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回顾那段风雨磅礴的历史,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五四这面旗帜带来的巨大变革,这面旗帜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在大陆完成基础教育的人都知道,五四的口号是“科学”和“民主”。我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上将这两个口号称为“塞”先生和“德”先生。而当时,著名实

证主义大师胡适先生则表示:“把这个抽象名词人格化,把他看作人,最容易错误的,容易人格化,有就容易偶像化;偶像化了,便会盲目崇拜。……当时,我的朋友陈独秀因只认得两个名词,不知道科学是一个方法,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胡适的这段话摘自文匯出版社《民国名人再回首》)

  我们今天且不论陈胡二人的争论谁对谁错。不可否认的是,五四的“科学”“民主”大旗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解放与人民的民主。变革陈旧的国家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与国家,以便我们更好的向前发展与进步。

  自五四以来,我们走过的道路无不是以五四的思想精髓为指导的。抗击外国侵略是保证国家富强的前提,只有独立自主的国家才能走上“民主”的道路;国共的政党轮替也是以新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代替旧的思想,让国家并入稳定和正轨;而邓公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更是将五四的“革新求变”的精髓再次展现。

  邓公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演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灿烂的文明让世界瞩目。但同时,悠久的文明不仅留下了精髓,也留下的糟粕。长久的历史让人们的思想趋向于一种稳定,这就使得任何进行的改革都将遇到不可抵挡的巨大阻力。综观历史,从商鞅到王安石,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哪次改革不是血雨腥风,即便改革成功也是尽遭磨难。其根源就在于人的思想难以转变,人们不能接受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冲击,若是利益相关者,那更是拼死抵抗,阻止改革对他们利益侵犯。

  再看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现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大的改革阻力就是农民的思想意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办乡镇企业。那么开办企业需要的资金哪里来,自然是农民集资,但是农民不愿。这是个投资意识的问题,农民就是再有钱,也不愿意把钱作为投资拿出去来换取更大的回报,他们宁愿把钱用在麻将等事情上。即使投资的回报再高,农民也不愿接受,这是因为农民的思想意识不是考虑有多大回报,而是考虑有多少投入。换句话说,他们考虑的是付出最小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

  可见,改革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改革才能推进,只有解放思想国家才能前进。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昌盛,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日本强大经济的今天,是与他们国民的岛国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没有一个先进的国民意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让改革顺利进行,而改革则是时代前进的唯一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前进,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当六四风潮过去之后,党内保守派占据主动地位,甚至出现抵制改革开放,回归左派路线的声音。在改革近乎停止的时刻,邓小平不顾高龄,依旧在1992年巡访南方各省,重申改革路线不能停,经济建设不能停。由此,中国再次迎来改革的春风。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就是要回顾五四留给我们的重要精髓——解放思想,革新求变。在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只有高举“解放思想”伟大旗帜,把“革新求变”全面推向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实现复兴。


作者:董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