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迈向中国创造之路潍柴动力技术创新纪实(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10:38 法制日报

  欧洲是全球发动机研发的中心,我国引进的斯太尔技术就来自奥地利。

  1998年,谭旭光主政潍柴后,第一件事就是赴欧洲考察。然而,欧洲之行却使他不胜郁闷———参观路线被严格限定,在中国人最想看的地方,全都被遮盖了;到了实验室,只能看一眼人家的实验台,一些公司干脆拒绝了他们的造访。

  谭旭光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国内企业共同的伤痛。从谭旭光那次欧洲之行算起,潍柴人7年间卧薪尝胆,总共投入了技改资金15亿元,并终于走向了“中国创造”之路。“蓝擎”的研发成功,使他们拥有了与国际巨头相比肩、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即使在山东省内,潍坊也是个二线城市;偏居一隅的潍柴,凭什么取得成功?

  成功,得有与之相匹配的土壤和环境。

  曾几何时,潍柴与所有国企一样,患上了沉重的“国企病”。科技人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全凭自己的良心;员工不管能力强弱,无论干多干少,拿着相差不大的薪酬。

  受农村联产承包的启发,谭旭光把责任制引入技术创新,在潍柴实行“工程师负责制”———打破传统项目管理的办法,对重点项目设立技术创新课题,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一旦确定,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上可调度厂长,下可支配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当由“要我管”变成“我要管”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巨大的创造力就爆发了出来。仅2003年,潍柴技术系统就开发新产品600个。在研制开发一款名为“8170”中速柴油机时,从画图纸到出产品,前后仅用了3个月。新产品推出后,在船机市场上供不应求。去年,潍柴共申请专利186项,今年前3个月,已获申请号的专利即达121项。

  在谭旭光刚上台的时候,潍柴新产品研发的流程是这样的———设计部门出图纸,工艺部门进行工艺论证,总工程师办公室进行改造方案的设计……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新产品从设计到销售,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用潍柴副总、党委书记孙承平同志的话说,“黄瓜菜都凉了”。当时,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部、工艺部等等,多个部门各自为政,需要领导层层签字才能“联系”起来。1999年,潍柴将这些相关部门合并为统一的“技术中心”。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再造就此完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科技创新中,最宝贵的是人。在潍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中,贡献最大的是科技人员。

  在潍柴,首席工程师、首席设计师、项目工程师成为人人眼热的岗位,潍柴就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里他们“名利双收”。2000年,在企业还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潍柴拿出上百万元,重奖科技人员,其中有5人各被奖励了轿车,在当地引起轰动。现如今,在潍柴,收入最高的就是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办公条件最好的是技术中心大楼。公司的新产品实验室,是国内实验功率最大、台架最多的产品实验室,也是国内内燃机行业最先进的实验室。

  潍柴也经历过极度困难时期,曾经困难得连水、电费都交不起,水表、电表差点被拆走。当时,一些科技人员另谋了“高就”。企业红火了,职工收入年年增加,那些跳槽的又想回来。这时,有不少人要求,把这些人拒之门外。然而,谭旭光却说,企业当年没有搞好,责任在领导而不在科技人员,他们是因为生活所迫而选择离开,现在愿意回来做贡献,只要有合适的岗位,一样欢迎。要想把企业做大,必须要有大的胸怀。

  在这个偏僻的潍坊小城,从上海、北京吸引了一批高学历人才,有的还是内燃机专业的专家、博士。有记者问,如果这些人要跳槽,潍柴将采取什么制约措施?党委书记孙承平的回答让人吃了一惊———没有什么措施,也不会有什么措施,进的时候敞开大门,走的时候也敞开大门。对有些人才,潍柴不求所有,只求所用,他曾经是潍柴人,不管到了哪里,总会对潍柴有感情。

  在潍柴采访,记者感受到浓郁的创新氛围。在这里,哪怕是一名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也可能成为创新的明星。

  “蓝擎”的气缸盖上有个喷油器,如果长时间作功,由于表面积炭,要想把它从气缸盖中顺利取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弄不好会损伤发动机。这个问题被一名叫王磊的青年工人解决了,他发明的“喷油器压块拆卸辅助工具”已经申请专利,“蓝擎”的设计图纸也按此进行了改动。因为王磊文化水平有限,在总结他的发明和申请专利时,公司专门给他配了一位高级工程师,而专利人的名字却只能是“王磊”一人。谭旭光等潍柴高层领导几次叮嘱:“谁也不准抢王磊的功劳”。

  潍柴以开放的胸襟,借鉴、吸收一切优秀的技术和研发思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比巨人更高”。在研发“蓝擎”时,他们与全世界著名的AVL公司合作,大胆地借用“外脑”。在国内,他们与各大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山东大学的计算分析、天津大学的内燃烧、浙江大学的机械可靠性实验……这些国内顶尖的技术,全都被潍柴整合到一起,“为我所用”,并最终变成他们的产品优势。

  这就是一个优秀民族迈向“中国创造”的成功之路。

  采访札记

  品牌不能让

  本报记者袁成本

  在引进斯太尔技术之初,潍柴人把产品直接叫作“斯太尔”;当用户广泛认可以后,他们加上了自己的品牌,叫“斯太尔·潍柴”;而现在,他们在为叫响“潍柴动力”而不遗余力。

  潍柴副总、党委书记孙承平同志说,引进资金、对外合作,也是潍柴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当他们得知要放弃自己的品牌、给国际巨头打工时,潍柴拒绝了。孙书记说,为了企业的发展,有的东西可以让,但品牌不能让。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走进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泥淖,现实击碎了他们“购买”现代化的梦想。与潍柴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相比,它们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