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 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12:32 青岛新闻网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迷路队员回来了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穿越罗布泊本报采访报道组合影。左起:姜宝虎、张康青、孙立、田璐。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豪情冲云霄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休息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宿营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穿越死亡之海勇士感言

  女队员

  张康青(晚报执行总编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从一开始,我就相信这次徒步穿越罗布泊活动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七名队员,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其中有一名是韩国人,一名女大学生),职业、性格、爱好不同,但信念相同,就是:穿越罗布泊(湖心段),展示青岛人、青岛晚报人不怕吃苦,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

  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将不断地释放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几位年轻人,迈着艰难的步子,在狂风飞沙中尽力行走,他们就着风沙吃饭,在风沙中和衣就寝,紧密合作,相互鼓励,在整个过程中没说半句泄气话。他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我真切地希望他们发扬这种精神和处世风格。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追求幸福生活,但幸福生活是靠智慧和勤奋创造出来的。贪图安逸,因循守旧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无益的。

  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要克服,它也许并不在荒漠、狂风、激流中,它就在我们每天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只是,一次极限的挑战,恐怕会让我们对人生得到更多一些的体会。

  孙道胤(青岛荣誉市民)

  团队,让我们战胜一切!

  “罗布泊,一起成功!不一起,不成功!”无论是在出发前,还是在出发后;无论是在穿越途中,还是在穿越成功后,这句话都是我说得最多的一句,也是我发自内心的最衷心的愿望的表达。为什么要“一起”才叫成功?为什么“不一起”就不叫成功呢?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只有团队的成功才能保证我们每个个体的成功,所有人都不能掉队,当一个队员遭遇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来,一起帮助他渡过难关,大家的鼓励可以帮助他恢复信心,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团队,可以让我们强大起来,可以让我们战胜一切!

  郭淳(青岛市民)

  强者,要到罗布泊来检验!

  你不知道罗布泊有多苦,你不知道罗布泊有多荒凉,你不知道罗布泊的路有多难走,你不知道徒步穿越罗布泊有多么困难!徒步穿越罗布泊,不仅需要我们的肉体付出代价,更需要我们的意志和精神承受住考验,因为这里不是什么风景旅游区,而是随时都可能吞噬生命的“死亡之海”。因此,是不是强者,空说没有用,要拿到罗布泊来检验!5天的艰难跋涉,我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行走了220公里,除了体质的保障外,我觉得是信心让我战胜了自我,信心让我承受住了罗布泊的考验,徒步穿越成功的那一刻,我想对着罗布泊放声高呼:“我是无畏的强者!”

  应中伟(青岛市民)

  罗布泊,让我感到人的渺小!

  人其实是一种群体动物,个体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当我真正身处茫茫戈壁和大漠的时候,我切实感受到了在大自然面前个体人的渺小。在行走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遭遇沙尘暴的时候,我不敢离开队伍1公里以上,当我看不见大部队的影子的时候,恐惧就会突然袭上心头,被恐惧包围着的时候,感觉死亡就在不远处等着你,因为这里是生命的禁区,单靠个体很难生存下去,大自然随时都可以将你的生命拿走。亲身体验了罗布泊的死亡之海后,我才真正敬佩彭加木、余纯顺这样的孤胆英雄,我才感悟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可贵。

  袁俊(女大学生)

  罗布泊,我一生的财富!

  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来罗布泊了,所以我最想说的是:“罗布泊,只有你让我终生难忘!”5天里,每天起早贪黑地拼命赶路,每天四五十公里走下来,整个人都快成机器了,麻木了!虽然我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但我一点都不轻松,每天都要和四五十度的高温做斗争,和干旱做斗争,和10级的沙尘暴做斗争,和罗布泊里迷宫式的道路做斗争,我从来没有这么疲惫过!好在我强忍着走下来了,我经历了一般人所无法经历,甚至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很自豪!徒步穿越罗布泊,是我一生中最难得的财富。

  张鹏(中央电视台记者)

  生命在于过程!

  到底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这确实是个让人争论不已的话题。在采访过程中,亲身经历了罗布泊的残酷,亲眼见证了七名勇士挑战自我的风采后,我感觉到了过程对于生命的意义所在。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和痛苦,有的时候甚至是绝望,但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真为他们高兴,因为他们各自真正找到了自己徒步罗布泊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也为《青岛晚报》的同行能够策划组织这样的“大手笔”而感到敬佩。尤其是在晚报执行总编辑的带领下好几位记者同行参加了此次徒步穿越活动,穿越途中他们冲锋在前吃苦耐劳协同作战的品质和精神,表现了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让人刮目相看。通过这次大活动,我清楚地看到了《青岛晚报》和晚报人的开拓心和进取精神,看到了《青岛晚报》和晚报人的活力。

  臧兵(新疆国旅副总)

  青岛人让我竖起大拇指!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常年和罗布迫打交道。我也深知罗布泊的脾气,它对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神秘,也意味着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科学家彭加木死在这里,著名的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多少年不少富有挑战精神的勇敢者走进死亡之海却没有出来。这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这几位来自青岛的普通市民敢于挑战罗布泊就让人佩服。

  这几年,我们也为很多人提供过穿越罗布泊的后援。说实话,其中不少都是坐车穿越或者是象征性徒步一段距离。而像《青岛晚报》组织的这次这样,徒步穿越长达220公里的距离真是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在这5天的时间里,他们靠着惊人的毅力顽强地走出来了。这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要向他们伸出大拇指:青岛人,好样的!

  田璐(晚报记者)

  一次心灵的升华

  当自己的双脚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时,当狂风夹杂着沙砾一次次狠狠地砸向自己的脸颊时,当烈日和高温炽烤着自己的皮肤时,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地下了狠劲儿———我一定要征服你,死亡之海。5天时间220公里,每一步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而当你奋力地去应对它,它就会乖乖地俯首称臣。每一次战胜它时,你就会觉得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你勇敢地去面对它,坚强地抗击它!

  白天,看到那蜷曲在沙包上的红柳,看到迎风傲立的胡杨树,你会被它们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死而不已的奉献精神所震撼。夜晚,静静地躺在空旷的荒漠中,天为被,地为床,守望着苍穹,会想起很多事情,也会突然之间明白很多道理。我不把徒步罗布泊看成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肉体的锻炼,一种心灵的升华!

  江明(青岛市民)

  打着封闭也要走下来

  “大家都在看着我,咬咬牙也要走下来!”在青岛,我有不少好朋友都是玩户外运动的,他们在青岛时刻都在等待着我成功穿越罗布泊的消息,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已经52岁了,在整个穿越的七人团队中是年龄和辈分最大的,是老大哥和叔叔级的人物,以后可能不会再来罗布泊了,所以我特别重视这次活动。我常常提醒自己,搞了这么多年户外运动,征服了雪山,穿越了神农架,不能失败在罗布泊。如果失败了,我还真不好向朋友、向自己交代呢。

  其实别人都不知道,我是打着三针封闭来罗布泊的。我是个挺能咬牙的人,一般的困难根本治不倒我,可是罗布泊不一样,我才走了一天就已经伤痕累累,我几乎是一瘸一拐地扭下来的。虽然成功了,但我也有点遗憾,我很想去楼兰古城看看,但这次穿越太紧张了,遗憾就遗憾吧!

  姜宝虎(晚报时政部副主任)

  是战士,就不能倒下!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而走进“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那一刻,我就给自己的这次徒步穿越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是战士,就不能倒下!对于我,在罗布泊的5天里,与其说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徒步穿越,还不如说是我自己发起的一场战斗,一场和罗布泊的关于征服和被征服的决斗;一场肉体和意志关于倒下还是站起来的战争。

  在罗布泊的整个徒步穿越过程中,我和罗布泊,肉体和精神的战斗从没有停息过,踏上罗布泊土地的那个瞬间,我由一名记者变成了一名奔赴沙场的战士,罗布泊由此变成了我自己的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较量在罗布泊暗中展开,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内心打响。

  由于小腿韧带拉伤,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体能的限制,我一直落后于其他队员。孤单的时候,我曾经埋怨过,曾经恐惧过,也曾经绝望过。绝望的时候,我甚至想倒在地上爬过那座沙包;我甚至还故意用拉伤的腿,拼命去找那些坚硬如石的盐疙瘩猛踩。但我从来没有放弃,更没有丝毫想放弃的念头。因为站在罗布泊里的我,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士,而我面对的,是一场关乎生命,关乎尊严,关乎集体荣誉的惨烈拉锯战。

  尤其是最后80公里的行程,我紧咬着牙关,发着狠,一步一挪地拖着伤痕累累的腿,用血泡模糊的脚板丈量着罗布泊的长度。最后,我胜利了,我用泪水向我心中的战士致敬,我用泪水告诉罗布泊,战士没有倒下,因为战士是不可战胜的,他不能倒下!

  特派记者姜宝虎田璐摄影孙立

  超强后援助勇士征服“死亡之海”

  岛城勇士这次能够成功地徒步穿越,除了队员顽强的精神和充分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疆国旅提供了超强的后援。在此次穿越活动中,新疆国旅由2位经理亲自带队加上6位向导,并提供3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的四轮驱动越野吉普车和1辆6轮驱动大卡车。

  这8位向导常年与罗布泊打交道,而且每年都要十几次地穿越。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高科技和自己的经验准确无误地找到罗布泊里的每一个点,而且具备丰富的野外活动经验。空旷广袤的罗布泊里没有任何参照物,非常容易让人迷路。为了保证队员们的安全,在队员们开始徒步之前,向导都要开着车先将当天的路线先跑一遍,在所有容易迷路的地方做好指向标志。在队员们徒步的过程中,安排1辆吉普车和大卡车到目的地扎下大帐,让到达的队员能够及时得到休息。其中1辆吉普车负责中途的二次路线检查。另外1辆吉普车则始终在后面防止有队员掉队遇到危险,因为此时罗布泊里的温度已经高达40℃,队员一旦在徒步过程中出现脱水,就将危及生命。这4辆车随时通过车载报话机相互联系,及时传递队员们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