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9:50 大洋网-广州日报

  编者按: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南粤大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村官”———农村党支部书记。4月28日本报开辟“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村官’风采录”专栏,已刊登上篇,现刊登中篇以飨读者。

  记者文远竹通讯员粤先宣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刘绍芬

  全面解决外嫁女难题

  河东村吸引了大批投资商落户,建成电子等工业生产体系,形成家具等大型综合贸易批发市场。

  南海区大沥镇河东村,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外嫁女”权益问题、广三铁路征地农转非人员的补偿等问题,处理起来十分棘手。面对难题,刘绍芬勇挑重担。在处理农村“外嫁女”权益的问题上,刘绍芬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经过6年来深入细致的工作,把符合规定的“外嫁女”等共100多户180人全部落实股权分配;对不符合文件规定的则坚决不予配股,全面解决了“外嫁女”这一不稳定因素。

  刘绍芬带领干部不断开拓创新,坚持走以经营权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的联合开发;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例。10年来,河东村吸引了大批投资商落户,建成了电子、建材等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家具、藤器等的大型综合贸易批发市场。全村经济总收入从1994年的8800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12.6亿元,翻了近四番。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方福友

  乡亲们称他贴钱书记

  大家能亲切地叫我“马哥”,说明大家已经从心里接受了我、认同了我,那种心情比多赚100万元还要高兴!这个“贴钱书记”当得值!

  方福友任村干部前的惠阳区秋长镇西湖村,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土地基本被征收,很多群众无所事事,坐吃山空;一些年轻人终日东走西窜、聚众生事,西湖村一度被称为“烂仔村”。1999年,方福友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干部后,没有辜负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期望,通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硬是带领该村两委会干部把“一穷二白”的西

  湖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该村引进内外资企业20多家,80%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在当上村干部之前,方福友乘着党的改革东风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并刚刚上轨道。因为“分心”村里的工作,他的公司每年要损失许多订单,而且6年多来从来没在村里报销过汽车油费、路费、电话费。乡亲们都笑他是“贴钱书记”。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夏关锚

  6个月偿还村里欠款

  他常说,“落后赶先进易,先进再先进难,但再难也要再先进。”这是他自加压力和勉励全体干部的座右铭。

  1995年夏关锚刚担任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东凌村党支部书记时,集体拖欠银行债务本息370万元,党员干部和群众一片悲观,认为东凌村永难翻身。但夏关锚毫不气馁,冲劲十足,带领全体干部打了一场场漂亮的经济翻身仗,创造了用6个月时间偿还欠款的奇迹。2005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100万元。

  这时,一些党员干部有沾沾自喜的现象,而夏关锚并没有满足现状,在2006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平时的休息时间,他习惯有事没事也会经常到村里转转,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村委会有很多“民心工程”都是被他这样细心地观察出来的。如2000年的早造收割,天气恶劣,夏关锚照例到田间检查工作,看见一农户用单车在狭小而泥泞的田路上运稻谷,滑倒3次后才把稻谷运上大路,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萌发改造田间道路的念头。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黄宗云

  一炮打响花卉品牌

  黄宗云自己试种新品种,并将成功经验传授给村民,使得村民及时调整了花卉品种。

  廉江市河唇镇新屋仔村党支部书记黄宗云根据本村实际,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同时,一炮就打响了花卉品牌。通过发展壮大花卉主导产业,积极改良花卉品种,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带动种植,拉长花卉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前几年,黄宗云自己试种新品种,并将成功经验传授给村民,使得村民及时调整了花卉品种,增加木科花卉面积,据统计,2005年全村改良花卉品种30多个,为群众增加收入近100万元。

  花卉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黄宗云意识到必须建立花卉销售协会。2005年通过协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拓宽了销售市场,花卉销售供不应求,价格普遍比往年上升了20%。与此同时,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过程中,黄宗云积极实施“农家乐”计划,使得许多花卉商家慕名前来购花。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谢建祥

  带头与最穷村民结对

  谢建祥重点抓三件事:一是抓“造血”,二是抓“补血”,三是抓“输血”。通过调查研究,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总支部书记谢建祥提出了“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发展生产力”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抓“造血”。投入近万元对村办空心砖厂进行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了淮山、蔬菜、香蕉、佛手等农业基地。特别是香蕉、淮山,已成为全村农产品的两大品牌。目前,全村粮经作物比例达到6:4。二是抓“补血。”投资40万元入股电站,实行保息分红,每年可增加收入4万多元。三是抓“输血”。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乡贤、乡亲、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筹措各项建设资金,先后投入70多万元完成了主村道等建设。在开展党员联系贫困户、特困户“一帮一”活动中,谢建祥带头与本村最穷的徐永云结对,指导徐永云夫妇种茄子、香蕉,当年收入就达2万元。每个贫困户年收入均超过5000元,还清了债务,盖起了小楼,装上了电话,看上了彩电。

  

致富“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图)

  陈辉平

  重塑新坛人健康形象

  陈辉平清醒认识到:必须重塑新坛人的形象。他一边抓经济建设,一边多方位开展精神文明的建设。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新坛是普宁市的“城中村”,又是个1万多人的大村,人多地少,历史上一直有“靠圩食圩”的传统,使人避而远之。陈辉平上任后,在招商引资时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建设,必须重塑新坛人的形象。他一边抓经济建设,一边多方位开展精神文明的建设。斥资1200万元建成了占地35亩、多功能的紫晖公园,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锻炼的优雅场所;投资60多万元建成无线调频台,每天开展定时宣传广播。每年组织本村群众举办文艺晚会、联欢会等文娱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新坛人健康的形象。

  新坛毗邻市区,商贸活跃,陈辉平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办集体企业。在他的倡导下,该村于1987年将原录影场改建为流新旅社,经二期扩建,形成一个占地40亩,集寄车、货运、住宿为一体的寄车货运中心。1999年以来,他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兴办了“流沙水果专业市场”、“流沙茶叶专业市场”。今年,他又提出“兴工立村”战略,创办工业园区。

  “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村官’风采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