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总理首钢餐厅“买份饭”“尝”到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6:13 南方网
  南方网 亦菲

  温家宝总理“五一”期间在首钢餐厅和工人共进午餐的报道令人难以忘怀。这既是总理与工人群众共庆“五一”的独特方式,也是总理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习惯办法。读着品着,别有一番味道。(见新华社2006年5月1日电)

  一顿平常的午餐,总理却听到了不平常的声音。从报道透露的内容看,总理在与首

钢工人共进午餐中至少了解了几方面的信息。

  总理问工人们“除了工作都忙些什么”。换句话说,工人们8个小时之后的去向,是继续到其他行业、其他地方去帮工挣多一些钱养家,还是去娱乐打发时间?总理尽管问的是工人8小时以外的安排,人们却可以从中窥到企业的效益和企业对工人利益的关心程度。显然,工人们关于“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很多职工都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的回答令总理感到欣慰。这说明,首钢职工群众的住房问题是有保障了,工资福利是同步提高了,后顾之忧是相对较少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凝聚力在增强。假若工人的后顾之忧不解决和企业的凝聚力不强,那么一般工人是不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充电”的。工人们自觉“充电”现象既是他们焕发有为的体现,同样是企业有凝聚力的展示,这自然令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总理感到欣慰。

  总理“又向工人们询问企业改革的情况”。向工人问企改,无疑就是了解工人对企改的感受。或许由于首钢工人关于“这些年企业通过改革效益不断提高,工人收入也多了,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的回答令总理感到放心,因而总理当场讲了两句令人“眼前一亮”的话:改革是为了工人,改革要依靠工人。不言而喻,这既是企改要遵循的方向,也是企改的着眼点与出发点。假若国企改革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提高改善职工的生活待遇,不是提高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而是出于某些官员的“政绩工程”导致出现了工人福利、生活保障下降,工人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在淡失。那么,这样的改革有什么意义?企改的成功与否,感受最深刻的是职工群众,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的也是职工群众。因此,总理向职工群众询问企改感受,就能了解到企改的真情,对企改的决策也会“对症下药”。

  那么,职工们的心里话为何能向总理掏出?

  新华社就5月1日的电讯稿这样写道:温家宝惦记着工人们的生活情况。中午时分,他来到第三炼钢厂餐厅,在窗口买了一盘油菜、土豆丝和馒头,招呼大家一起吃饭,工人们高兴地围拢过来。温家宝说,我和大家一起过节,一起吃饭,非常高兴。工人们也纷纷对总理说“过节好”。(见新华社2006年5月1日电)其实,像这样和普通群众一起在饭堂吃“份饭”的事,在总理下基层的经历中屡见不鲜,也是总理多年的习惯。假若总理此次到首钢调研,不是在餐厅大堂和职工们一起“买份饭”,而是被官员们引进“小室雅室”,由大官小官陪同,工人们的心声当然难以听到。可见,下基层调研与群众一起“买份饭”,不单是个不搞特殊化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在新形势下增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干群关系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一些官员下基层不要说在饭堂“买份饭”,就是在餐厅吃饭时的陪同人员、上菜次序也显得十分讲究。然而,这“讲究”那“讲究”,尽显的都是官场客套,尽失的又是群众观念、群众感情。可见,下基层调研与人民群众吃一顿“便饭”也大有文章。

  温总理首钢调研“买份饭”的收获令人们回味无穷。(编辑:东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