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人相亲:“做媒”还是“作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08:47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8日专电(记者丁秀玲)向左走,向右走,从BBS、ICQ到EMAIL,另一半究竟在哪里?继南京、常州、宁波等地举办大型“万人相亲会”之后,远在祖国西北部的新疆乌鲁木齐也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搞起了“万人相亲节”。当“相亲”也成了节日,人们不禁要问:万人相亲,究竟是“做媒”还是“作秀”?

  当相亲进入“海选”

  从前些年的电视相亲、速配,到风靡全球的“八分钟约会”,再到今天,相亲成为一种节日供万人狂欢,有人戏谑地称之为“海选”。

  乌鲁木齐“万人相亲节”举办方的意图很明确:切实解决首府及周边市县的单身人士的婚恋问题,同时打击非法婚介,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好地服务广大单身人士。但出乎主办方意料之外的是,实际报名者仅1300余人。

  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内,主办者将应征者的性别、族别、籍贯、身高、出生年月、职业、学历、住房情况、户口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等情况以“相亲牌”的形式挂起来,供大家选择,有意者填写“中意卡”贴在其下。

  但据记者观察,在适龄和大龄区,年龄大的人占多数,他们大部分是替朋友或子女来的。一对老夫妇特意赶来替32岁的独身儿子“相亲”。老夫妇说,儿子这么大了还没交女朋友,我们都快急死了,他还像没事儿人一样,今天死活不肯来。我们抄一些资料给他带回去看看,一定要想办法让他见几个。

  相亲也成为社会单身人士心理的晴雨表。在中老年专区,从相亲开始不到一个小时,一位50岁企业老总的“相亲牌”上就贴了11张“中意贴”,而另一些条件一般、无房者则乏人问津。房子、票子、位子成为现代人婚恋不可或缺的“催情剂”。

  “海选”能为单身者找到另一半吗?现场一位38岁的单身女士虽然很快就将手中10张“中意贴”用完了,却对实际效果如何表示怀疑,“根本没指望会有什么收获” 。

  “如果爱情能够速配,要感情干什么?”一位身材高大、30岁上下的男士,在母亲的陪同下专程赶来。转了一圈后,招呼母亲:“乱哄哄的,纯属瞎胡闹。”然后匆匆离去。

  看现场资料,不少人还是传说中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如今已是信息化社会,外面的世界和网络天地无限大,为何这么多人成了“剩男剩女”?

  首先,这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有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集体婚礼办公室主任段夏冰分析,来自社会生活竞争的压力让年轻一代人正经历着比他们父辈们更加严峻的生存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拼命工作肯定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哪里还有时间细细寻觅、培养感情?

  其次,现代人的择偶观念已大不相同,人们对婚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都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但“年少多金”者寥寥,平凡者众多。

  再者,自身的条件不被异性所接受等。段夏冰说,更多的大龄青年不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结婚,只是现在激烈多变的社会规则下,各种各样的外在条件阻止了他们想要结婚的念头。比如房子,比如票子。另外,随着子女的教育费用增加,很多人自愿“丁克”,成家的意义也就不太大了,这也是社会婚恋大龄化的原因之一。

  现代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断了痴男怨女的相思之苦,却增加了男女间的猜忌与怀疑。段夏冰说,婚介所里的“婚托”太多,“网恋”又缺乏诚信,连富翁征“纯情女”都成了热点,令年轻人对婚姻有一种恐惧感、距离感。

  “万人相亲”“做媒”还是“作秀”

  从一对一的相亲到重庆的“父母相亲节”,再到如今的“万人相亲”,本属隐私的婚恋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活动”,规模越搞越大,声势越来越大。

  有人认为,这毕竟是件好事,将“做媒”扩大化,可以打破单身男女狭窄的交往圈子,使他们有更多选择。

  也有人对这种方式不以为然,一位媒体从业者认为,这本来就是一件纯私人的事儿,拿到大庭广众下展览,还搞成“节”了,怎么说怎么觉着别扭!

  网友语一言则从“万人相亲”中读出了讽刺。“你人生的那一半也许就在这茫茫人海中”,这句话对都市单身男女来说很有诱惑。但问题是,人海茫茫,在近万人中找满意的另一半,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语一言说,我感觉“万人相亲节”的参与者们不是在相亲,而更像是向信息社会示威,或者说是一种讽刺。

  让“做媒”更自然些

  尽管有人说“孤独是可耻的”,但一点也不妨碍单身人数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截至2005年底,乌鲁木齐总人口约230万,其中单身适龄和大龄青年占了一成多“单身已成了一种社会公害。”一位单身女网友自嘲。

  谁来化解这赶集式的拥挤求偶状态?相亲绝不是唯一的手段。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陈一筠认为,单身人士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能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此外,多参加一些交际活动,多与异性交流,丰富自己的感情生活,才能懂得如何与异性沟通。(完)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