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届本科生签约月薪最低100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0:55 南方日报

  笔者随机调查20名高校已就业学生发现——

  应届本科生签约月薪最低1000元

  受访本科生平均月薪2000元,专科生平均月薪1600元

  昨日下午,长假后的第一天,阳光耀眼。小何提着公文包在市区的写字楼里转悠,费尽唇舌地向客户“拉单”。这位广州某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一个旅行社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每月工资800元加提成,不包食宿。

  “前一个月没有拉到业务,工资就只有800元。”小何擦了擦汗,无奈地笑笑。他说,这份工作已经算不错的,有的同学去酒店做服务生,一个月拿700元工资,而有的人至今还在为找工作而奔走。

  和小何一样,遭遇工薪低潮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华南农业大学农贸系应届毕业生小郭说,班里找到工作的同学大多数月薪在2000元以内,最低的是1200元,而3年前他刚进大学时该专业毕业生月薪达2000多元。

  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0-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而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仍然有近40%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毕业生对薪酬要求偏高。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连民工都不如了!”有些大学生不仅发出这样的呼声。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最低预期仅为1000元。

  现在,应届大学生起薪降低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有的起薪已经大大跌破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起薪的预期。去年,一家房地产公司曾经开出500元的试用期月薪来招聘近40名应届大学生,学历要求大专以上。而500元已低于广州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据了解,招聘企业以700-800元左右的月薪来招聘大学生,在珠三角各地人才市场举行的招聘会上早已经屡见不鲜。

  为了零距离感受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的焦灼心情,笔者近日对广州地区一些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离正式毕业只有2个月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至今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某重点高校毕业班只有一个人认为找工作不难。大部分人对于月薪的要求已经降低到维持生活的最低成本。

  [求职经历]

  人均参加5场以上招聘会

  普通院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重点高校的情况也难尽人意。近日,笔者对暨南大学某理科专业2006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毕业班共有内招生24个人,其中7人考研,剩下17人只有4人签约。

  对于招聘会,该毕业班学生最多的至今已经参加了10场以上的招聘会,人均参加的招聘会场数在5场左右。

  调查问卷显示,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找工作“难”,只有一个学生认为“找工作不难,不过找满意的工作就难上加难”,而这名学生同时表示:“有时我觉得把自己放太低,对不起供养自己读大学的父母,也对不起自己。”

  [工作地点]

  首选珠三角大城市

  根据笔者对暨南大学某理科专业2006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很多人对于初次就业的月薪要求在2000-3000元左右。多数理由是“起码维持生活费”、“要在广州生存的条件”和“可以生活下去”。

  从问卷结果来看,该毕业班17人首选工作地点都是广州,也有人选择在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就业。大部分学生表示,广州是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强竞争力和广阔市场的3大城市之一,发展前景广,同时自己熟悉广州的环境,因此选择在这里就业。

  [月薪调查]

  本科生2000元—4000元

  笔者随机采访了20名已经找到工作的广州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届本科学历入职工资水平在1000元到4000元之间,综合各职位情况来看,平均月薪在2000元左右徘徊。应届专科生的入职薪资从800元到3500元不等,平均水平大概为1600元。

  据了解,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一般大学毕业生每月的花费在2000元左右,其中房租水电的费用是大头,吃饭以吃快餐为主,交通费以坐公共汽车为主。“租房、水电煤气费、电话费、还助学贷款,有可能的话再给家里寄点,剩下的用来吃饭,就所剩无几了。”

  [就业观念]

  先就业后择业

  广州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小青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技术员的工作,她说:“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从事技术工作,但马上面临毕业,再不找个单位,家里人着急不说,学校那边也没法交代。只好先和这家公司签了就业协议。”小陈现在仍然每天上就业网站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寻找更好的单位去应聘。

  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不久前对2005年广东省2000多家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甚至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而企业最不满意的就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招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从而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难。

  [心理隐忧]

  五成大学生感到前途迷茫

  今年以来,广州已经有高校爆出有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太大而自杀的事件。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来源。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

  为了排解压力,“杀人游戏”、“算命游戏”在高校流行,成为一些大学毕业生排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不少高校毕业生对在白领之间流行的“杀人游戏”乐此不疲。有学生表示,游戏时扮演角色杀人或辩解是一种对平时找工作压力、心理压力过大的适时发泄。

  数据

  全国六成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4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季度就业形势报告。报告引用人事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意味着,将有六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

  一般外来工每月也有1000多元收入

  读大学不如辍学做生意?

  专家释疑:读书“账”不能这么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放低架子,接受与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工一样的工资,但在一些父母看来,自己历经苦难才供养孩子上大学,他们急切盼望着通过上大学改变孩子的命运。在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的冲突后,一些人开始怀疑,花那么大的代价读大学值得吗?

  大学生家长期望较高

  “刚刚又跟父亲说不了几句话,唉,隔膜太大了!”这是近日在华南理工大学木棉BBS上一篇人气颇旺的帖子。帖子里,华工学生“微笑的鱼儿”说,现在发现和父母的隔膜越来越大,他们还以为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

  帖子说,那晚,父亲打电话给“微笑的鱼儿”,问他是不是打算签约了,还问他待遇如何。他说,实习期月薪3000多,包吃住;转正后月薪4000多,包吃住。父亲马上问:“怎么那么少?”

  “微笑的鱼儿”说:“父母一直生活在小城镇里,在他们的心里,我每月要起码拿六七千他们才满意。”

  本科4年要花8万元

  父母们的理解是有原因的。培养一个大学生,对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笔不小的支出。一些家长们不惜血本培养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使自己能够扬眉吐气。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小陈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考上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应该要2万元,其他各种杂费加起来可能也要3000元1年,4年下来8万—10万元的成本。出来工作后按1500元/月的工资来计算,一年的总收入是1.8万元来算,光是上大学的成本也要干五六年才能收回。

  “现在工作也不好找,而且刚毕业工资肯定也不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挣回这笔钱。”华南师范大学的罗同学说到这点时眉头紧蹙,他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是负债供他上学的。

  农村大学生尤其“辛苦”

  面对就业难和低薪的寒潮,不少人对是否还要接受大学教育产生了困惑。来自网上的一个最典型的质问是:上了大学有什么用?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是连早早就辍学出来打工的初中生都比不上?在一些人中间,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开始蔓延。

  来自四川的张某初中刚毕业便来到广州打工,他现在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他说:“当时家里穷读不起书,不过现在看来,读了大学工作都难找,如果读了高中再读大学,这样下来要花费差不多10万元,而这段时间打工也能赚到不少钱,一进一出,有那笔钱还不如自己折腾做点生意呢。”

  “如果高校把你招进来,给你一张文凭就了事,这样的大学不读也罢。”来自粤东农村的大学生阿庆说,他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多,都算得上“稀有动物”,其中有三四个大专毕业生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现在只好回到农村的小学当代课老师,每月工资只有500元。

  读大学重在提高素质

  针对新“读书无用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张敏强教授表示,大学教育已经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现在大学门槛大大降低,大学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人生的一个历程,并不是一种职业定向,“读了大学并不一定要发财啊,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这样。”

  “如果大学生能够在起点这一关过得了,那以后的发展绝对跟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不一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的小陈觉得,大学教育十分有必要,大学是一个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地方,这些并不会直接体现在毕业以后几年的工资高低上面。“如果你真的具备那些知识和技能,也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肯定会有受老板重视的时候,有比较大的升职空间。”小陈说,在升职空间上面,就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和民工的差别。

  而某著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则表示,上没上过大学,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从知识面到视野、思路、管理能力等等,上过大学的人的确要高出一筹,但低起点的薪酬水平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磨练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大学生的职业空间很容易得到提升,而到时他们的收入也不是没文化的人所能比的。

  建议

  刚入学就进行职业规划

  在就业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庭胜就曾表示,“现在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毕业班,讲应聘技巧、方法,这是临时抱佛脚的。”他认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做,使学生有明确的人生定位。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就业指导的压力,二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现实,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建立中长期信息平台

  现在有些单位为找不到优秀毕业生烦恼,毕业生又为找工作伤透脑筋,这归根结底就是就业平台的问题。而就业平台光靠高校是不行的,需要教育、公安、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相互协调。

  为了避免一哄而上争开新的热门专业导致新的就业难的情况,专家建议,政府的就业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发挥好就业指导和服务作用,包括建立起一个中长期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大学生也应有社保

  国家对于下岗工人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而对于走出象牙塔、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未就业大学生的保障措施目前还不完善。

  有专家建议,社会应当建立针对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当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以及畅通的就业渠道。政府在相关的政策和保障制度上可以出台一些措施,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

  据悉,在南京等大学生比较集中的城市,此类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已经尝试,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登记为失业人员,纳入劳动就业服务系统。

  记者手记

  大学文凭不是饭票

  上大学还有用吗?在这样一个农民工短缺、大学生“过剩”的时期,劳动力价格也“随行就市”。人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种疑惑:多读了几年书,到头来工作难找,找到了工资也不高,这样还有什么必要勒紧裤腰带送孩子上大学呢?

  想想也是,现在教育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投资,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众多家长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挖空心思让子女入读一些好的学校,为此甚至不得不缴纳几万元的赞助费,到头来,好不容易孩子大学毕业了,换来的却是一句:“一个月千多块钱的工资”,甚至根本就难以找到工作,这让做父母的心里怎能平衡。

  当然,“上大学有用没用”本身就是一个功利性的衡量,但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工作都难以找到,这样又怎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和他对社会的贡献呢?

  再回到问题本身,单从纯经济的角度考虑,上大学肯定是值得的。也许在工作的起点,大学生会跟一些没文化的农民工拿的工资差不多,但从未来的升值潜力来看,近20年的学校生涯给予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学习能力、个人修养等等,都足以让同一起跑线上的多数大学生,远远甩开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

  也许有人会拿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和一些老板们来举例子,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或没有读完大学,但照样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的甚至会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上大学,自己也早就发达了。我们承认,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大学不是人生的独木桥,现在技术工人短缺,从待遇和未来发展来看,技能人才前景可观。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大学教育。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文化水平再差的富豪其背后的努力我们没看到。大学有好有差,教师水平有高有低,校风有良有劣,但对多数人而言,大学生涯已足以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由学校迈入社会的最后一步,大学在个人的知识、能力、修养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

  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也会遇到挫折,也会产生怀疑和悲观的情绪,甚至发出“读书无用”的感叹,但真正从大学里学到了东西的人,他的眼界和胸襟终将扫去这些暂时的不快。学会把困难作为雌伏的机会,方不枉这大学生涯。

  本版撰文毕式明陈洁娜郑佳欣高靖

  图:

  大学生招聘会的拥挤场面屡见不鲜。资料图片

  找工作的急切目光。陈健聪摄

  冒雨排队入场。陈健聪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