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金周,工薪层的悲壮出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5:17 信息时报

  时报新闻眼

  等待景点门票价格的回落是一个漫长而恐怖的过程,这就仿佛无房者等待房价回落一样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细节,其间的矛盾、彷徨、斗争完全可以把心脏病患者折磨得奄奄一息,所以,等待了几年的工薪阶层不得不悲壮地再度出游。—张鹏

  黄金周制度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刚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又是一个捷报频传,内需被充分拉动的黄金周。“全国假日办称部分景点黄金周期间超过接待量300%,综合旅游收入预计超过200亿元,‘旅游井喷’局面至少持续十年”(新华社 5月7日),面对20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我们自然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调侃道:“又一个黄金周卷款潜逃”。

  当然,同时传来的还不止是捷报,还有一些不幸的消息——“全国黄金周期间发生11起安全事故,共有游客19人死亡”(新华社 5月7日),少不了一些令人恼火的消息——“旅顺狮虎园有旅行社司机为取悦游客,开车冲撞追击动物园黑熊”(《新商报》5月8日)。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第一胖梁用重庆动物园扮酋长日进500元”(《新京报》5月8日),希望这笔收入能够暂时缓解他的经济窘境,“重庆女老板黄金周到昆明苦守5天抓住骗子”(《都市时报》5月7日),原来黄金周可以这样过,但愿黄金周以后不要成为讨债周、捉贼周或者守株待兔周。

  分析黄金周经过前两年的增幅回落之后再度“井喷”的原因,除了冠冕堂皇的GDP高速增长以及居民荷包越来越胀的因素之外,有关部门在休假制度上的毫不妥协绝不更改应该可以记作头功,对于绝大部分工薪阶层而言,有关部门只要把他们的休假时间卡死了,他们就别无选择,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和露宿广场的痛苦也不得不出游。须知,无论在哪一个黄金周,热门景点都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人人叫苦,迟早要吃苦,晚苦不如早苦,因为晚苦的价格可能更贵。

  为什么晚苦会更贵呢?很简单,比如,黄山、张家界等等著名景点门票涨价,它们是属于稀缺资源啊,对于任何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游客来说,不去这些著名景点逛一逛,总觉得有些亏待自己。既然是稀缺,难免不涨价。于是,虽然我等汗流浃背,虽然我等心如刀绞,还是必须含泪将人民币奉上,“买涨不买落”,世人大多如此,谁也不能免俗。等待景点门票价格的回落是一个漫长而恐怖的过程,这就仿佛无房者等待房价回落一样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细节,其间的矛盾、彷徨、斗争完全可以把心脏病患者折磨得奄奄一息,所以,等待了几年的工薪阶层不得不悲壮地再度出游,只求早点膜拜完所有的所谓著名景点之后,可以在家里手执紫砂壶慢慢品茶,这才算是真正的休闲生活。

  黄金周“井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年轻消费力量在近几年的崛起,少数的绝对金领早已经把国内景点玩得差不多了,开始转战海外景点。绝大多数年轻人却仍然对旅游费用的涨落十分敏感,他们参加工作不过几年,手中闲钱不多,于是只能等待,不过目前的情况似乎不容他们再等下去了。

  黄金周制度自1999年10月开始实行,此后开始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黄金周是否外出旅游的考量上,至少经过三个阶段,即“等待期”、“忧虑期”和“绝望期”:进入“等待期”是因为刚毕业的他们在经济方面的独立性不强,不具备动辄花费数千元出游的现实条件,于是只能等待;进入“忧虑期”是因为黄金周制度经过一两年的运行,负面效应开始凸显,这批准备自费出游的年轻人中又有不少人开始观望等待,而且对黄金周期间的服务质量下降表示忧虑;进入“绝望期”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和前文所述的参加工作多年的工薪阶层一样,认识到景点门票等费用上涨已经是大势所趋,为避免以后“出血”更多,绝望之后,只好汇入出游的洪流之中,另外一个层面的“绝望”则源于楼市的疯涨,这一批年轻人中有很多尚属“无房户”,当他们刚刚凑足首期,却发现房价又涨了,于是干脆暂时放弃购房计划,用这笔钱中的一部分支付外出旅游的费用。

  所以说,有关部门对于本次黄金周出现“旅游井喷”现象完全没有必要欢喜雀跃,人民群众的休假时间以及旅游地点备选项都在你们手里捏着,憋久了能不喷吗?不喷就憋坏了,还得去和医生斗智斗勇,那就亏大了。只是“旅游井喷”之后,各大景点却要面对越来越长的旅游低潮期,这直接导致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各位不妨多在这个时间段多想想办法,不要老指望用压迫消费的形式来“扩大内需”。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则是老调重谈的公款旅游问题,200亿的收入中有多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有多少来自于单位的非法“小金库”?有多少公务用车在节假日被滥用?消耗了多少宝贵的汽油?这些问题都有待多个部门联手调查,别老顾着“扩大内需”,反腐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