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媒体征婚“富姐”“大款”泛滥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09:36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5月10日电(马扬董美含)“前夫在海外经商,无生育能力,100万寻异地健康男性圆梦”、“富姐,资产百万,寻有爱心男士为伴侣”……近年来,标有“富姐”、“大款”等词汇的征婚广告频频出现在中国许多媒体上。广大读者和一些专家认为,此类征婚广告泛滥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值得警醒。

  近日,吉林省长春警方接到了一名男子的报警电话,称其看了某杂志上一则征婚广

告,上面说一富婆因前夫无力生育,很希望能找一名优秀男子共同生活,生育子女。该男子说,自己本已结婚,但是看到广告上的条件实在诱人,就打了电话,结果几次联系后,对方让他汇了1000元钱就再也没了音讯。

  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各地也时有发生。这些上当受骗的人大多情况相似:经不住征婚广告上“大款”、“富姐”等字眼的诱惑,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调查中,记者搜集了国内多家平面媒体刊登的征婚广告,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一是语言描述暧昧。如“俏丽玫瑰,落雁之美羞花之貌”等等。二是遭遇坎坷大多雷同。男性自述都是“家世显赫,资产上万,有房有车”;女性自述通常是嫁富商,或丧偶,或无子,或遭遗弃。三是均承诺赠予巨额酬金。四是大多省略对应征者的限制。五是异地征婚。读者无法从其他渠道对信息提供方进行身份核实。

  长春市某电信公司一位姓陈的先生说:“我在杂志上看过这种广告,看着挺诱人,还试过。电话打过去,婚介所对我详细盘问之后就说,想见面得先汇给婚介所680元的交往费,我父母都觉得此事可疑,我就放弃了。”

  此类征婚广告盛行不衰究竟折射出什么?对此,吉林大学社会学教授田毅鹏认为,这其中折射出的就是“全民浮躁心理”。他认为,在当今社会,在消费主义的主导下,浮躁心理弥漫到社会的多个角落,很多人想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一夜之间解决问题”。

  他认为,提供征婚信息的人和婚介所利用经营法规尚未规范等实际,以欺骗为手段,在短期内谋求暴利。刊登广告的媒体,希望通过广告商的投资用较短的时间增加自身的效益收入。应征者之所以会受到吸引,也是受浮躁心理的影响,想快点解决婚姻问题,快点结束辛苦奋斗的日子。

  田毅鹏认为,传统观念里,中国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家。21世纪的征婚广告更加强调情投意合,注重个人兴趣的契合者。于是,现代婚介投其所好,犯罪分子也有了可乘之机,设置一个又一个让受害者苦不堪言的“温柔陷阱”。

  张维平律师表示,另类征婚广告带来的隐患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仅是对社会风俗的颠覆,也对家庭的稳定埋下危险隐患。并不属实的内容、夸大其辞的语言,很容易导致人们的投机心理愈加严重。

  据了解,目前很多地方已开始查处此类征婚广告。近日西安市民政局出台文件,规定征婚广告用语必须真实、合法,只限发布征婚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职业、学历、婚姻状况、子女、经济状况和住房情况,不得发布其他条件及描述性、无界定标准的内容。诸如“名车豪宅”、“漂亮无比”、“纯情妹”、“富婆”、“婚姻状况不限”等一律禁用。(完)

  相关链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