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呼唤“本土绿荫”(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3:32 海峡网-厦门晚报

  寻找与保护本土珍稀物种

  专家建议通过迁地、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让本土物种回归

  

厦门呼唤“本土绿荫”(图)

  木麻黄是防风固沙的好树种,但岛内已难得一见。刘东华 摄

  厦门素以“海上花园城市”著称,厦门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一向为人所称道。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个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问题困扰着一些有识之士,这就是在对环境高强度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本土物种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专家呼吁,要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在呵护厦门的这片绿荫时,不能遗失她原有的血脉。

  脆弱的绿色家底

  原始植被基本绝迹,人工林和次生林种类单一

  由于地处海岛,厦门的生态环境很脆弱。目前典型植被的建群树种以马尾松、相思树、杉木、桉树、木荷、木麻黄、湿地松等为主。全市植物种类隶属于178科1186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22种,裸子植物9科12种,被子植物141科888种。原始植被基本绝迹,现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树种种类单一,植被类型、层次结构简单。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福建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振基介绍,厦门的山都是石头山,没什么土壤,很多树木在石头缝里求生存,一旦被砍掉了,要恢复就很难。靠海的地方是沙地、盐地,土壤贫瘠,没几种植物能生长。厦门的原生植物主要是盐生、沙生和岩生植物,如单叶蔓荆、草海桐、露兜树(俗称假菠萝)、中华补血草等,但在城市开发的喧嚣之中,这些本土物种惊惶地逸出人们的视野,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才偶露芳踪。

  被环岛路抛弃的木麻黄

  高强度开发威胁城市生态环境,景观树难以防风固沙

  在环岛路的曾厝垵一带,以前曾生长着一片木麻黄,朴实无华的她如坚忍的哨兵,抗风固沙护堤,保护一方水土。然而环岛路改造时,她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赏心悦目的景观树。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主任林益明说,木麻黄与海岛的环境相协同,是防风固沙的一个很好的树种。而景观树根扎得很浅,也不抗风,如果碰到大的风暴或潮汐,很快就倒了,起不了护堤的作用。

  此外,在上马一些建设项目时,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湿地面临高强度开发建设,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在西海域九龙江湿地保护区,生长着一片红树林。几年前,当地政府出于经济发展考虑,计划在这里修建码头,中国工程院士、厦大博士生导师林鹏教授四处奔走呼号,这片红树林才幸免于难。

  专家认为,一些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往往不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或是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造成本土物种及其生长环境遭到破坏。

  外来花草挤走本土物种

  外来入侵植物有60种,专家呼吁给本土物种更多关爱

  近年来,为了搞好城市景观和生态建设,厦门引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大都是外来物种。这些外来花草在扮靓厦门的同时,也在挤占本土物种的生长空间。

  李振基介绍,有些外来物种的繁殖能力很强,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不仅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病虫害和杂草对农林牧渔业、交通等行业或人类健康造成损毁,实际价值减少或防护费用增加;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据了解,可以认定在厦门地区出现过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有60种。这些植物有的已在我市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如三裂蟛蜞菊,原作为绿化草种引进,种植后很快形成单一群落。在厦门岛一些地方,成片生长,迅速扩展地盘,侵占草地,影响生物多样性。马缨丹由鸟类等动物摄食果实后空投或排粪而迅速传播,在山坡、村边道路旁间隔成片丛生,能够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圆叶牵牛是藤本植物,繁殖极快,善于缠绕,藤蔓叶片繁茂,在路边、野地和篱笆旁恶性生长,形成单一种群,降低绿化质量。此外,还有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的猫爪藤、互花米草、水葫芦、五爪金龙等。

  有关人士指出,使用外来物种,原因主要是对本土物种没有信心,认为外来的物种就比当地的好。其次,厦门原生性植物的种类少,种植的人也少,没办法成批量引种。

  面对渐行渐远的本土物种,厦门有什么办法让它回头?

  李振基副教授认为,应该加大对本土物种的保护力度。可以考虑开展本土物种的普查,建立数据库和标本库,编写相关的保护名录。

  在具体保护措施上,对生长在已经退化的生境下的本土物种,要进行迁地保护,生长得较好的,则就地保护,属于珍稀品种的,应通过人工繁殖。

  主办:市科技局 厦门晚报

  寻找热线:5589999 13606910511

  记者 林国泰

  (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