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人外地人之辨应淡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4:27 新民晚报

  ◆姜鸣

  有关上海人歧视外地人的说法由来已久,向来受到诟病,近来有关“新旧上海人”讨论的焦点,也集中于此。但若要仔细探究,却不难发现这个现象正在离我们渐渐远去。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真正本地的土著并不很多。在我小的时候,宁波阿娘同无锡阿

姆聊天,说说“拿乡下头”有没有某种物产,彼此间并没有歧视或奚落的意味。在那个年代,核定上海人的标准很简单:一是户籍所在,一是“出身地原则”,不论原籍在什么地方,几乎到了第二代,大家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沪语,即便后来离乡背井,上海人的心里,依然涌动着温暖的乡情。昔日上海人,也有引以为骄傲的理由。因为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城市,也是生活最舒适最有情趣的地方。即便是普通市民、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弟,在外地人眼里,也都自有细致周密的办事风格和言行举止,因而在北方人嘴中,常常就多出了“小资”的称呼和“小气”的评语。在计划经济的封闭环境中,上海人固然有对上缴国家利润过多的抱怨,但毕竟也享有较好的商品供应和稳定的社会秩序,起码他们更容易买到漂亮的羊毛衫和大白兔奶糖。因此,上海人就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同封闭匮乏相伴随的,有时也显得孤陋寡闻的小聪明,激起外地人士的反感与不满。

  随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上海再一次成为吸引全国人才的磁石。近十几年来,涌入上海的“新上海人”,当可以数百万计。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人、外地人之辨,其实早已不再是个突出的社会话题。官方的报告固然会说,改革开放使得上海人的胸襟更为宽广,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显然还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各地高学历人士的大批流入和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旺盛购买力;普通话的广为传播和沪语流行圈的退缩;商品的普遍流通和供应短缺的消除,迫使商家更关注营业额;独立成套商品住房的普及造成邻里交往锐减等等。端着一碗点心送人吃的邻家姆妈日渐稀少,只留在我们遥远而美好的回忆之中。而上海人本身,其实是最讲现实的,他们与时俱进,多数人不再坚守从前的沾沾自喜。因此,定居上海十来年的柳珊女士,也承认“没有感受过被上海人歧视的委屈”。

  我供职的单位,是家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大家融洽相处,即便有工作上的分歧,却从没有地域之争论。所以,我个人并不主张老是拾起上海人与外地人的话题。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应当不要再放大这方面的差距,而是用共同的努力,填平“新”“老”上海人之间的沟壑。

  话又要说回来,我也常常看到,在某些人士的笔下,“上海人”、“上海男人”、“上海女人”,经常被漫画化,带有某种意味的嘲讽和揶揄,上海人对此大多持宽容态度,不予置辩,却从来没有认可,虽然外地人高兴的时候,还会反话正说,夸夸两个最著名的“上海男人”姚明和刘翔。我以为,对上海人的偏见,同上海人的“排外性”,本来是特定时代下的孪生现象,必然也会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而淡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