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育博客渐成教师网上进修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5:44 青年时讯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据预测,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的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推动人类教育事业的进步。

  教育博客给教师知识更新提供平台

  针对时下教育博客的如火如荼,一位经常在“教师博客”里现身的某校老师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如果单靠个人的摸索,无疑是事倍功半的。现在,这么多老师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以日志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并且互相之间可以作充分的交流,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可以获得共享,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群策群力加以解决,集体的交流更能够让教师碰出灵感的火花。这无疑能让教师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一轮课改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教学理念等,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博客给教师知识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这位老师举例说,有一名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一名后进学生每天的表现,他曾下决心改变这名学生的现状,但最后他几乎放弃了。访问这位教师博客的众多同行热心地参与如何改变这名学生的讨论,最后,这名教师采纳了同行的建议,三四个月后,这名后进学生的面貌彻底改变了……

  “博客的一大作用是可以链接无穷多的同类型博客日志和相关教育网络。通过链接,教师可以获取大量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和方法,教师本身是知识的使用者和传播者,而教育博客,则能让教师同时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管理者。”新浪教育频道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博客成为师生沟通的良好载体。目前,很多地方的教育博客群已尝试用博客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最早出现的是学生登陆老师的博客,倾诉自己的苦闷。老师便在博客上开导学生。由于是不见面的,学生的诉说特别彻底,老师便能深切了解学生的想法。有的老师尝试在博客上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做作业时,老师也在网上,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可以随时指点。

  一位老师说:现在,很多教师下班回家后就打开自己的博客,与学生交流,并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这等于是把老师请到了学生家里。如果越来越多的教师都这样做,有偿家教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教师博客是为教师同行搭建的互动舞台

  北京一所中学的徐老师除了教课之外,她还有另外一个头衔:某网站“教师博客”下的“教师之家”板块的版主。徐老师说,“教师博客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无所顾忌地讲出自己的想法,这里是我们自己搭建的舞台。在‘教师之家’,很多问题都是在讨论中解决的。”

  有一次,有位老师在博客上说有个学生爱玩游戏,要求父母在一周内给家里电脑装上宽带,超过7天不装他就不上学。结果在其父母的反复催促下,电信部门在第8天安好了宽带,可是因为有言在先,超过限期就不上学,那孩子始终不肯到校。他跟父母提出条件:上学可以,但是每天回家必须允许他玩游戏。父母没同意,半个多月过去了,孩子还是坚持非要父母答应了他的条件才上学。

  这样的学生你怎么教育呢?帖子出来没多久,就引出了几十条跟帖:

  “溺爱的苗头已然出现,如果再不收敛,后果不堪设想。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责任感,当下独生子女之通病。”

  “任何不合理的条件都不要满足他,另外,可以让他参加艰苦的磨练。”

  “打他一次怎么样?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嘛。”

  “家长完全应该答应,只是应当让这位同学明白:父母的需要,儿女可提出条件。那么儿女的需要,父母同样可以提出条件。我想是否能要求每天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回家见父母面必须微笑,并说一句礼貌问候语。在这一要求做到一定程度,再逐步引导……”

  在博客上,几乎每个问题都有多种解决办法,没有所谓的权威,因为每个ID都是平等的。“也许是这个孩子的例子过于极端,大家提出的办法都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多种教育思路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也许我们以后碰到其他问题时就能从中借鉴。”徐老师说。

  “理想中的教师博客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交流平台,老师借助网络舞台,展示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在这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一位教师这样解释教师博客的同时也指出:但这种繁荣还为时尚早。能有时间和精力办起自己的博客的老师并不多。“很多老师没办法经常刷新和维护自己的博客”。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实中无形的壁垒无处不在,个性往往意味着碰壁。

  “有个性的老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张老师看来,老师教学创造性不足,原因就在于老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有问题。“说白了,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我们最常用的标准就两个:一个是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由专家说了算;再一个就是学生成绩,由分数说了算”。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博客实践

  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小学教师黄利锋近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称:“我是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因为喜欢计算机,转行当了信息技术教师,2001年学校开通网络后,经常在网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断地补充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在上网的几年中,虽然有了个人网站,还在论坛做版主,却少有成就感,但在接触了博客后,上网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坚持做博客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自己在成长着。

  早在2004年初,黄利锋就在网上了解了博客,随后利用oblog软件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博客平台,和学校教师们一起走上了探索教育博客之旅。2005年2月,黄利锋在苏州教育资源网浏览时发现,网站上已经建立了对外开放的苏州教育博客,自己立刻进行了注册。注册成功后,他马上发表了第一篇日志,没想到第二天就看到了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热情的回复:“在这里,你会有许多知音好友,你会发现团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当时黄利锋心情非常激动,心想应该把以前写的文章好好整理一下了,虽然在网站上已经有初步整理,但因为点击率不高,没能长久坚持。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网友们的点击与回复是一个网站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他开始陆续上传自己的文章。在此期间,他不断得到大家的建议和鼓励,信心倍增。不久,博客上来了一位编辑,经过交流,他们决定合作开办一个“论坛争锋”栏目,不定期整理教育在线数码社区论坛上的精华帖,再择优在报纸上发表。事后,他在数码社区论坛上做版主,有了这个任务,促使他去思考,在论坛上提出一些有讨论价值的话题。

  黄利锋的博客好比是一份真实的成长档案,上面客观地记录着黄利锋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这种过程性记录非常便于专家的指导。恰巧,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庄秀丽博士正在做博士论文,论文题目初定为“成人网络学习的三进阶理论探索研究”,需要研究样本,金馆长把黄利锋推荐给了庄秀丽。

  随后庄秀丽给黄利锋发来了电子邮件,她说:“我的学习过程很多是发生在网络上的,我后来就尝试着对网络上的学习进行观察,发现在网络上做一个好的学习者,基本的条件是要会自主选择,恰恰自主选择是现实教育体制没有赋予学习者的权利,而网络是一个充满自主选择的空间且要求学习者会进行自主选择。我需要对网络中成长的一些教师做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总结他们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和规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