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商业推销"指名道姓" 是谁"偷走"了我的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7:16 新华网

  刚生了孩子就有人上门推销婴儿用品,电话保险推销居然对自己的姓名、职业等身份资料了如指掌……各种名目的商业推销和宣传,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普通信件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在不堪其扰的同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推销和宣传竟然都是"有的放矢",个人信息怎么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陌生的熟悉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公害

  "张主任您好,我们是某某公司……"在一家新闻单位上班的张先生,最近手机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内容大多为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商业推销和宣传。与以往收到的垃圾短信不同的是,这些电话不但指名道姓,甚至连张先生的工作单位、职务等个人资料都说得准确无误。

  

商业推销"指名道姓" 是谁"偷走"了我的信息?

  个人信息怎么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刚开始,张先生以为是朋友的恶作剧,最终证明根本不是。这让张先生十分恼火,"我从来没有和他们打过交道,他们怎么会对我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呢?"

  在电信部门工作的杨小姐也有过类似遭遇,只不过是手段变成了电子邮件和普通信件。杨小姐告诉记者,她经常收到一些关于化妆品、健身美容宣传的电子邮件,有的干脆将宣传材料直接寄到了单位。令杨小姐不解的是,对方是通过什么渠道获知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的。

  一些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也频频收到针对性很强的邮件或信息,从简历制作到形象设计再到职业装定制,内容几乎囊括了毕业生求职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天津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吴旭东最近就收到不少这样的短信。更有甚者,一些市民甚至碰到过对自己情况极为熟悉的陌生人不尴不尬的登门"拜访"。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说,由于我国立法存在空白和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个人信息大量泄露并扩散。个人信息中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住址等个人资料和其他一些个人隐私一旦公开,轻则被商家用来做一些商业推销或宣传活动,重则会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从事骚扰、诈骗甚至勒索、绑架等违法活动,类似案件不时见诸报端。

  公开的秘密谁"偷走"了我的个人信息?

  信息社会催生了一批"吃信息饭"的人,他们收集大量个人信息,或出售牟利,或用于个人目的。许多人收到这种针对性极强的信息时都感到十分纳闷:我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商业推销"指名道姓" 是谁"偷走"了我的信息?

  信息资料可能因保存不善而被泄露出去

  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有关负责人说,个人信息泄露主要通过四种途径:

  首先,请朋友帮忙收集。一些商家或个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朋友网络,请他们帮忙提供单位同事或周围其他人的个人信息。

  其次是自行套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注册、会员登记等方式收集用户姓名、职业、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兴起的商业信函公司,就是通过收集、买卖用户"名址库"来赢利的。

  三是一些商家对个人信息管理不善或恶意泄露。消费者在就医、求职、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或银行卡时,往往会填写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资料可能由于随手乱扔、保存不善或倒卖牟利而被泄露出去。

  四是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或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也有可能被泄露。

  据记者了解,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个人信息是主要原因,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也给了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为日后信息泄露埋下隐患。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