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名人出洋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0:13 红网

  近两天,在央视播出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点评歌手文化素质时遭到了质疑。有人批评余秋雨在点评时,把“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称“乐”字的本音应该念作yao,并要求余秋雨公开认错。之后,又有观众指出余秋雨在 念“杯水车薪”的“车”(che)时,将该字误读成了“ju”。于是,“评委余秋雨念错字遭炮轰”的消息也被炒得沸沸扬扬。据收视率调查显示,近来“青歌赛”收视曲线的顶峰,就出现在余秋雨的点评上,他的点评已成了荧屏的一大亮点。(2006年5月11日《新民晚报》)

  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念错了字,这应该说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瑕疵,可是这不但没有影响到“青歌赛”的收视率,反而使收视率达到了一个新高,“瑕疵”变成了“亮点”这真是个值得回味的现象。不仅仅是余秋雨先生的这次“洋相”引起了许多人的瞩目,类似这样的名人出洋相的事,总是能吸引许多的眼球,引起众人关注。

  去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该校以书法的形式把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赠给宋先生,可是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华大学的校长顾秉林竟然结结巴巴,不认识篆体,到“侉”字的时候竟然读成了“瓜”,引起嘘声一片。今年4月19日下午厦门大学授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中,厦门大学请连战先生题字,连战题下了“泱泱大学止至善 巍巍黉宫立东南”。结果厦门大学的朱崇实校长当场把“黉宫”念成了“皇宫”,更是引来网上热议。此类事例胜枚举。

  通常情况下,我们没有看到、也无法看到名人的成长过程,当我们看到他们时,他们已经以高大威武的形象耸立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须仰视才见,对他们心生敬畏。于是我们便主观臆断,这些人是完美无缺的,是不可能轻易的犯像我们常人那样的低级错误的。当我们看到他们犯下那些低级的失误,出了洋相的时候,我们就特别的感兴趣,加之名人所处的位置醒目,他们的一点瑕疵也逃不过芸芸众生的眼睛。

  当我们看到我们所敬畏的名人出了洋相后,才知道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也不是想像中的那样的神圣与高大,十全十美。这样一来,就把我们曾经敬畏的人,从天上拉回到了地上。当我们再次面对他们的时候,就把以往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希望、期待收回来,交还给自己,不再盲目的崇信他们。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们自信的来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对心目中所谓的名人的否定中产生的。

  因此,我觉得我们喜欢看名人出洋相,排除那种上不了台面的幸灾乐祸的心理因素外,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事,通过看名人出洋相,发现名人的缺陷后,我们会渐渐的摆脱那种所谓的“名人效应”的束缚,不再对他们迷信,这对促进个体的独立思维能力,何尝不是一个好处?

稿源:红网 作者:田德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