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需要怎样的“草根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1:5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从去年以来,文化界关于“草根文化”的讨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焦点。“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制造者胡戈”、“相声演员郭德纲、蔡嘎亮现象”,加上去年的火爆大半年的“超级女声”……这些“草根文化”所表达的文化话语诉求和大众文化精神,现在已经被用来代表当今中国发生的一个个大众文化事件,一个个时尚事件,成为我们觉醒的民间意识,张扬平民精神,自由表达权利的一个文化载体,乃至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大众也好,文化精英也好,对“草根文化”的关注和讨论的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精英文化,以

至于有人说:“2006,草根文化崛起年”。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客”现象。当今,博客生活之为大量“草根”所钟爱,就在于它的实质文化精神是,在这种生活里大众个体体现了一种自我设计的力量,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现实世界里无法表达的激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创造力。想想,这种人格可以自由实现的境界,还有没有其他生活的形式所可比拟?甚至还有人说,“现在每三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写博客”。所以,有人干脆就把这种博客自由的、大众的特质,看作是博客精神、草根精神。

  但是,在博客自由表达的空间里,也滋生了产生非理性声音的不健康的土壤,有人以为博客的自由,可以放弃道德自律、文化尊严和人格尊重的精神,使大众草根原本通过博客表达自然、真实的文化精神受到了影响和污染。这个典型事例,就是前一段时间的“韩、白之争”。这个事件正面意义上使我们重新反思当今中国文坛的种种弊端,但反面的文化教训也颇深刻。现在,一些文化批评家们在反思,“韩、白之争”,让人看到了粗俗的“话语肉搏”,“使人性阴暗的一面得以放纵”,暴露了博客“草根”族的文化的非理性、盲目性和粗鄙性,以至于人们开始质疑——可以交流思想、沟通心灵、自由表达的“博客”,是否变成了秽语集中爆炸的“搏客”?

  郭德纲和蔡嘎亮,是目前中国一北一南出现的两个民间艺人、草根艺人,而郭德纲目前是更红一些,但他们都被大众、被大众文化媒体捧成了“娱乐文化英雄”,因为,他们“表演真是太好了,一场下来嘴巴不停地笑,好久没这么过瘾了”。确实,这些草根文化英雄,为观众带来了笑声、欢乐。郭德纲和蔡嘎亮均来自草根、民间,与世俗、底层民众最接近,因而,他们带来的草根文化,才充满生命的活力,浓厚的生活气息。但郭德纲的相声中低俗的内容,蔡嘎亮的表演中的黄段子,用来取悦大众,却也是事实。所以文化批评家说,“当越来越多的‘草根文化’以‘英雄’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当所有的粗俗、无聊以及恶搞被冠以‘草根文化’的名头后‘身价百倍’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草根文化’也并非优秀文化的代名词,这里面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原生态的东西并非一定就是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并非一定是值得提倡。”

  一些研究人类文化的批评家说,我们“不仅把文化的理想形式作为终极目标固植于人类的本性之中,而且也把文化的有缺陷的形式连同它们的内容、数量和顺序都固植于人类的本性中”,甚至,“文化上的消极内容”也是存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是由我们之中的本性造成的……”。目前,作为大众文化一种的这些“草根文化”,看来是算不得是“文化的理想形式”,而是存在消极内容的文化有缺陷的形式。既然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就有“广泛存在的半文化的危险”,“草根文化”中的取悦、迎合大众的那部分内容,既可能使它贴近观众、贴近现实,也可能使它变成“半文化的危险”,因此,“草根文化”本身仍然须自我提高、有待于适当教育,因为,“真正的文化不会自我满足,它代表着向上的愿望,而不是向下拉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