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首推预选承包商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4:09 深圳特区报

  340家企业入选首批名录,未列入名录者不得承接政府工程

  深圳首推预选承包商制度

  市领导称此举在全国属于首创,是我市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

  【本报讯】(记者郑向鹏)昨天,我市发布国内首个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340家企业入选该名录,这标志着我市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建设工程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制度正式实施。今后,预选承包商名录一年审查一次,政府投资工程发包人必须在该名录中确定承包人,未列入名录者不得承接政府投资工程。

  保障工程质量加大反腐力度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表示,预选承包商制度是在借鉴香港、新加坡“政府工程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的实际创立的,在全国属于首创,是我市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我市首批预选承包商录取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在我市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吕锐锋指出,预选承包商制度为提高政府投资工程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以后,政府投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预选承包商中选择,从而确保政府投资工程发包在业绩好、信誉佳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为政府投资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保障。此外,预选承包商制度是我市建设领域反腐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为加大反腐败力度,对建设领域构筑反腐防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是防止建设单位利用资格预审进行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的必要举措。

  带动整个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吕锐锋认为,预选承包商制度对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未入选的企业,可以参与社会工程的竞标,但不论是已入选名录的企业还是未入选企业,其在本市的业绩和表现,同样可作为是否清出名录或是否允许加入名录的依据。未入选名录的企业,为取得预选承包商资格,必然会向预选承包商看齐,已入选名录的承包商,为保持不被清出名录,也必然要遵纪守法、提高素质。预选承包商制度实际上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促使企业注重诚信、守法经营、加强管理,从而带动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吕锐锋还就今后继续抓好该项工作提几点要求:市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必须抓紧建立完善配套措施和制度,确保预选承包商制度有效运行。工务、交通、水务、税务等参与预选承包商管理的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及时提供预选承包商的履约评价、纳税情况等信息。此外,加强对入选名录预选承包商的动态管理,对出现入选企业出现应当清出名录的行为,坚决将其清出名录;认真总结本次录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批录取工作提供借鉴。

  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本次录取的企业都是深圳乃至全国建筑市场上的精兵强将。”市建设局局长李平表示,预选承包商的选择标准高于国家的资质考核标准,是优中选优,它不但能够规范市场、降低政府工程运作成本、推动市场优胜劣汰,同时将督促建筑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进入名录的承包商有因拖欠民工工资逾期未整改或被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通报、拖欠分包商工程款逾期未整改或被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通报等八种情形之一的,将直接清出名录。对被清出名录的承包商,2年内不接受其加入名录的申请;被降低组别的承包商1年内不接受其恢复原组别或更高组别的申请。

  李平透露,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委员会将每年一次对申请承接政府投资工程的承包商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者列入名录,并实行动态管理。承包商自加入名录之日起1年内履约评价2次被评为不合格,或因不良行为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分累计超过委员会确定分数的,将被降低组别;属于最低组别的承包商,从名录中清除。在本次申请审查过程中,共发现4家企业提供虚假申请材料。其中,纳税证明虚假2家,施工许可证虚假1家,竣工验收报告虚假1家,这4家企业不予列入名录,且两年内不接受其加入名录的申请。另有一家企业因存在拖欠工程款投诉暂时予以搁置。

  受理八个专业预选承包商名录申请

  李平介绍,本次只受理了包括建筑业企业总承包商中房屋建筑、市政工程2个专业的各组别和专业承包商中地基与基础、土石方、建筑装修装饰、建筑幕墙、机电设备安装、园林绿化6个专业的各组别的预选承包商名录申请,共录取了340家企业482项资格。下一步将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扩大范围、增加门类,力争涵盖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提供服务的各个领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