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业强市展宏图 教育名市著华章——偃师市“十五”发展回眸与“十一五”展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5:2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工业强市展宏图 教育名市著华章——偃师市“十五”发展回眸与“十一五”展望

  

工业强市展宏图 教育名市著华章——偃师市“十五”发展回眸与“十一五”展望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诞生奇迹和神话的沃土。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在偃师这片承载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上至市委、市政府,下至普通百姓,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满腔的热情、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谱写了伟大创造的新篇章。“十五”期间,偃师大地,工业经济势如潮涌,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偃师,正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回眸“十五”:

  突飞猛进,实现跨越

  “十五”期间,偃师市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实现了由渐进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步入了大跨度、超常规、快节奏发展的新阶段。全市上下坚持发展不放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教育名市”的总体目标,坚持“工业主导、项目拉动、产业升级、强市富民”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大规模、高起点的经济社会建设,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的第一个“翻番”目标,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和全省扩权县(市)、对外开放重点县(市)行列,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时期成为该市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提前一年完成经济总量“翻一番”,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8亿元,较“九五”末增长80.2%,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22461元(合2773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136亿元,较“九五”末增长193%,年均增长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15%,较2000年增加0.6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全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5万吨以上,形成了以优质小麦及小麦良种、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和奶牛饲养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新格局,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全市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5%,较2000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粮经种植比例由“九五”末的84.4∶15.6调整为78.7∶21.3。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快速推进,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引导、推动、规范、提高”的工作方针,逐步走上了一条科技效益型、集约块状型、优势特色型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十五”期间,全市共新上工业项目2200个,其中投资100-1000万元项目945个,1000万元-10000万元项目132个,超亿元项目23个,总投资达460亿元。强力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企业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知名商品8种,著名商标7件,名优产品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一。90家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荣膺“全国质量立市工作先进县市”称号。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初步形成了能源电力、机械加工、石油化工、轻纺针织、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优势产业和钢制家具、制鞋、针织、农用摩托车四大生产基地。其中钢制家具生产企业230余家,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钢制家具300万件(套),年营业收入18亿元,产品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38%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钢制家具生产和销售基地;农用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41家,配套加工企业81家,年整车生产能力30万辆,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6%以上,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农用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

  服务业成为发展新亮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二里头遗址、商城遗址苑、商城博物馆为重点的古都群旅游区,以唐恭陵、玄奘故里为重点的唐文化旅游区,以双龙山省级森林公园、诸葛国家高新示范园区为重点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二里头夏都宫城遗址的发掘跻身“200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商贸、物流业繁荣活跃,金融、保险、房地产、广告、通信、网络等服务业日趋繁荣。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7.3亿元,年均增长11.4%。

  “十五”期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7亿元,其中2005年完成53.15亿元,年均增长31.4%。一是市区建设成效显著。跨入全国卫生先进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行列,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累计达到3亿多元,乡镇镇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7%,绿化覆盖率达到1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电话普及率达到52%,有线电视接通17个乡镇的150多个行政村;顾县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三是交通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了该市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道路网络体系。四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连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退耕还林、通道绿化和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网改造“六大工程”建设。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组建招商局,设立驻外招商结构,实施“三个转变”(转变招商重点、转变招商主体、转变招商模式),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网络为先、夯实招商基础;坚持创新为重,改进招商手段;坚持服务为本,优化招商环境),参加并举办各类招商活动,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十五”期间,共引进投资超百万元项目43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3个,1000万元-10000万元项目65个,引进域外资金28亿元。获得了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下外资企业审批权,全市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0家,累计完成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

  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投资2159万元改造完成141所中小学D级危房11万平方米;偃师高中新校区顺利建成并如期接纳新生,同时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普通高招本科上线人数稳居洛阳市各县(市、区)之首。全市高中入学率达到85%,中小学控辍保学率达到98%以上;“普九”教育成果不断巩固,被命名为“全国双基工作先进地区”。努力建设文化大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5年河南省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市)。

  展望“十一五”,再创新辉煌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偃师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和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该市“十一五”规划的指导精神和战略构想,偃师市委、市政府抓住历史机遇,扣紧发展主题,以建设特色偃师为立足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教育名市和文化大市战略。他们坚持以增强工业竞争力和教育、文化带动力为主攻方向,促进该市向新型工业强市、现代教育名市和多元文化大市转变,努力打造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繁荣、城乡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充满无穷魅力的新偃师。

  新的蓝图已绘就,偃师正全力以赴,掀起新一轮建设和发展的热潮。一是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为重点,集聚综合经济实力。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不断加快项目建设,使项目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强的增长极和辐射源。三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切入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打造和谐偃师。坚持环境优先,诚信至上,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在全社会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五是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原崛起排头兵的重任。以加快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打造工业“五大产业基地(电力能源基地、机械制造业基地、新型建材基地、轻纺基地、石化及化工工业基地),壮大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优质小麦及小麦良种、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饲养),实现“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建设“一个中心城”(中等工贸文化旅游城市),努力使该市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六是加快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将有较大发展,努力建设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在全市初步形成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

  改革开放为偃师市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我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和郑洛工业走廊的战略为偃师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偃师将成为一个充满无穷魅力和无限活力的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该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偃师的未来必将光辉灿烂。

  (崔耕于敏)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左二)在偃师市视察

  偃师市市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