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感恩教育期待“春风化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0:29 锦州日报

  编者按:

  半个月前,“感动中国”人物丛飞走了,但他那句:“我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一直萦绕在记者心头。

  什么是感恩?这似乎是一个一些人不愿触及的话题。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人

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变得衣食足,仓廪实。然而,在物质文明快速进步的今天,却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现象尽管局限于少数人,然而影响却不容低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做人起码的支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善待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不懂感恩,小而言之,是道德的沦丧和缺失,大而言之,将可能威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践行“八荣八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现实:反哺之情严重缺失

  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就是要尊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羔羊”知道“跪乳”,“乌鸦”懂得“反哺”,然而在一些青年人身上出现了错位,一味索取不知回报的现状令人担忧。

  这几天,记者收到了一位远房表姐的来信,信中字里行间表姐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痛心和无奈:“儿子刚上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往家里打个电话,今年大三,除了向家里要钱,再也没了他的音信。我每年扣大棚收入的1万多元都给孩子寄去,可是还是不够他花,每个月他的手机费就要花上近200元……”。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不懂得体贴父母苦心,一味索取不知回报的孩子不在少数。

  现在的孩子对“感恩”了解多少?日前,团市委对我市500名孩子开展了一次感恩教育调查活动,结果80%的孩子对“感恩”了解得并不多。在团市委开展的“父母收入与我的零花钱”调查中,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父母收入的同学只占20%,80%的学生对此毫不在乎,认为零花钱的数量和自己父母收入没有关系。在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问题时,回答还能叫人满意。但大多数同学仅仅停留在给父母买礼物,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同学只有10%,与父母促膝长谈的只占6%。

  如今不少学生不但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反而无休止地索取,在他们眼中,向父母要钱天经地义。渤海大学的韩老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许多孩子更多地表现为自私。青年人的“感恩”意识变淡薄了,“惟我独尊”的现状令人担忧,韩老师最后不无忧虑地说。

  反思:感恩教育缺失滞后

  “不能只授业,而不解惑。”学会做一个有健康思想和道德的人,比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施恩者未必图报,但受恩者理应感怀。忘记反哺之情,在于教育的缺失和滞后。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孝敬和尊重父母,很难想象他会怎么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日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为主题,开展了诉说“身边的感动”活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在全校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

  活动中,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了十大校园感动人物,分五场给全院师生进行讲述。十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故事,一一走到讲台,他们讲述的是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含辛茹苦;朝夕相处的朋友无尽关怀;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点滴相助……

  “身边的感动”活动给全校学生上了一堂感恩课,在让同学们正确树立荣辱观的同时,更使大家感受到了爱的无处不在,同学们在讲述中懂得了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开展类似的感恩教育的学校仅仅是凤毛麟角。

  如今,在一些大学中,旷课、上课迟到、早退,完不成学业、追求享受、放纵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影响等原因,感恩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还几乎是一片“处女地”。感恩意识的缺失使一些学生表现出不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珍爱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感恩”教育的路还很漫长。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把感恩放在首位,真正体会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关爱,教育孩子懂是非、明事理、敬长辈、尊师长,引导他们认识做人的真正道理,是学校教育应尽的职责。

  感悟:感恩教育的课堂在全社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实施感恩教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丛飞捐款300余万元资助了180多个山区贫困孩子,很多孩子因他的资助而完成了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些被资助的孩子理应感激丛飞。

  然而,即使是在丛飞病危期间,也很少收到这些被资助孩子的感恩之言,相反,还有个别的家长和孩子抱怨丛飞不继续资助他们。

  在这里我们无意指责这些孩子和家长,但他们不懂得“感恩”,则折射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这不但需要青少年反省,更需要家长、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反思。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各大中学校将积极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感恩教育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世界环境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纪念日期间,开展“弘扬五四精神,做感恩新青年”、“感恩地球母亲,做环保节约好青年”、“党在我心中”、“感恩辛勤园丁”、“盛世中国我成长,感恩祖国哺育情”等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

  感恩教育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但这不是某一个学校开展一次活动就能够完成得好的。把由学生而始的感恩教育扩大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营造一种知恩图报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配合。

  后记:感恩教育应从生活开始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去体会和实践。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关注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教育,常常停留在简单的认识和知识层面,而感恩教育的最好方式是从生活的细节开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家给父母端一杯水,帮助父母打扫一次房间,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从为家庭和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体现自己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某种程度也是回报社会回报家庭的感恩举措。

  感恩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爱心教育,孩子会在感恩活动中受益匪浅。把感恩的行动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之中,让孩子养成感恩的行为习惯,以学生的感恩行动,回报社会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良好品质。毕竟,品德是做人的根本。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在团市委的一份感恩教育倡议书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