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被头发遮挡了21年的秘密(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0:48 新文化报

  面对各种传染病,她也感到害怕,而且还不自觉地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距离。后来,这种恐惧终于被越来越多的护理知识和行业防范措施冲淡。“非典”时期她就曾主动申请上阵,去年,当她望着艾滋病人满面的疮痍时,还是有些怕了,“护士与病人接触太多了,打针、喂药、处理身体创面,太危险了。万一传染上,孩子怎么办?丈夫怎么办?”她一次次做着心理斗争。但当她面对艾滋病人无助而绝望的眼神时,她还是说服了自己:“如果护士都嫌弃他们,那么这个世界上哪里还有艾滋病人的立足之地?”于是她重新笑着走进病房

,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开始护理起一个又一个艾滋病人。

  

  当起艾滋病人的心理护士

  

  曾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在亲眼目睹了自己年幼的孩子因艾滋病夭折后不止一次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赵玉红对该患者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新的药物不断出现,你的病早晚会治好的。你现在就该好好爱惜自己,等新药出来了,你就得救了。”温馨的话语、诚恳的眼神让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从此,小赵意识到心理护理对艾滋病人的重要性,哪个患者情绪低落、哪个患者恐惧、焦虑都逃不过小赵的眼睛。她说:“只要让患者在心理竖起一面坚固的堡垒,任何细菌和病毒就都难以突破了。”

  

  不多挣钱也要干好活

  

  常有患者家属难以承受对艾滋病的恐惧而放弃照顾患者,这时护士不仅要进行为患者打针、吃药、吸痰等基本工作,还要为患者接屎、按摩。常有患者家属这样问:“你干这活,能赚多少钱啊?”小赵只是微笑着摇摇头,他们常愧疚地叹着气说:“我们当家属的都不如你呀!真难为你们了。”小赵说,只有让大家都理解艾滋病人,多一份关爱,全社会才会行动起来,关注艾滋,遏制艾滋。

  

  不敢说自己是护理艾滋病人的

  

  “你在传染科工作,家人、朋友理解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小赵低下了头。她说,丈夫是学医的,明白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很理解她。婆婆疼儿媳,帮助照顾孩子也不说什么。但每次下班前,她都要细心清理,以免将病菌带回家。

  对朋友,她不太敢说自己护理过艾滋病人,惟恐人家忌讳。她清楚地记得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当一个好友提起她在护理艾滋病人时,在座的人都张大了嘴巴,用惶恐的眼神望着她。当时她红了脸,但还是鼓足勇气向朋友们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人的孤单无助。大家不但理解了她,也理解了艾滋病人。她就这样当起了防治艾滋病的义务宣传员。

  赵玉红始终坚信,把我们每个人的爱心连在一起,将是一架心灵的桥梁,会带着每一位患者走向健康的彼岸。我们每个人的臂膀挽在一起,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正义力量。 本报记者 杨益

  本报女记者感受120

  急救护士的工作

  她们哄病人就像哄孩子一样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昨日,本报女记者穿上长春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的服装,跟随着急救中心四六一医院分站6号急救车护士闫俊伟一起,体验了急救中心护士一天的生活。

  

  第一次感受

  哄病人就像哄孩子

  

  时间:11时27分

  命令:“6号出车!一位老人摔伤后神志不清,病情危急。在前进大街某商场门前有人接车。”

  行动:小闫拎起一直放在身边的急救箱冲上了急救车,一路疾行,小闫在车内做抢救准备。11时36分,急救车到达现场,小闫抱着急救箱冲在第一位。一位突犯心脏病的老人躺在地上,双眼紧闭,呼吸急促。小闫和医生赶紧掏出心电仪、血压仪进行检查。

  小闫给老人输液时,病人有些苏醒了, “还要注射呀?不用了吧!”“您就别管了,听大夫的,啊?”小闫像哄小孩子一样,终于把针扎上了。此时是11时50分,患者病情稳定了一些,大家将他抬上车送往医院。一路上,看着心率渐渐升到70、80,小闫终于松了一口气。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