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馈赠、借贷及其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2:00 光明网
严雨龙

  送风日盛,叫人激动。面对陷于贫困处境灾难之中的弱者,许多慷慨之士,解禳相助,雪中送炭,危难之中显真情,所以有了感动世人,感动中国。感动的故事仍然轰轰烈烈地发生着、演绎着。如今从送钱送物到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等等,送温暖送爱心之义举,越发的多,送之场面尤为热烈。

  对此,除了大加赞美、讴歌、传颂,稍有惊奇意外,那几乎是有些亵渎的了。没有

,真的很好。

  不过,众送当中,有一种送还是叫人有点不好理解。日前,见一批机关干部兴高采烈地要下乡,说是“送政策”到农村。心想什么宝贝政策,放着自己不用,送与乡民啊?说是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这就奇怪了!这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明明就是中央为农村量身定制的,原本是农民自个的,何“送”之有呢?再想,或许是传达宣传之意,为了表达方便,故称“送”,也就是“送达”“护送”。政策之宝贵,要不然半路上谁给“劫”了去,可赔不起。截流、贪污乃至抢劫政策的事也不是没有,只是警察管不着而已。落实便落实,何言“送”?!-

  看新闻报道,一批城里青年教师,胸佩大红花,于锣鼓喧天中,几分激昂,不无悲壮——送教下乡。新闻上说这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后就回来,这分明是“借”,怎么又是“送”了呢?时下城里对于农村,富人之于穷困者,诸多事情,那是一概的“送”了又“送”,而且送得是如此的热烈隆重。还不仅然,满街大小商家,一到节日无不打“节日大放送”,“买一送一送二”,看起来满世界都是天上掉馅饼。

  当然,送是崇高的,神圣的,卖和借未免小气俗气。建设新农村,帮困济贫之事,总该是崇高再崇高的,不“送”不足以表示。再说“借”的名声,向来不怎么好。借箭借东风借荆州,野猫借鸡,借题借口借刀------不管是否真借,反正都叫借,且一律的有借无还,如此这般,借也就被乱七八糟的事给借走了,剩下的似乎只有智谋与阴谋。借真的与假通用,难分彼此,假借假借,假者借也,借者也就假了。

  加之多少“老赖”的参乎捣鼓。于今说到借,也真个有些心惊肉跳的。借差不多是“拿”是“骗”是“偷”的了。有人就说,要检验朋友关系铁不铁,最好的办法是问他借钱;也有不少人觉得,朋友间有了“借”,那就象和谐的家庭里,硬生生地插了个第三者;还有干脆说与其借人几千不如送他几百-----

  “借”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植被,日渐污染流失消逝。市场机制的媒介下,“借”便改嫁到“贷”。借贷借贷,那借是一定要资质还要利息的。如果有人再要“借问酒家何处有”,可以,先给一元钱,这不多。然后送你一句话,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资源,资源是用来开发生利的,怎么能借呢。

  借,已成了很有些遥远的故事。

  一位70多岁的老农,造了栋别墅样的房子,在村里是绝对的鹤立鸡群。因为老农有个在城里当着点官的儿子,还有个在城里收入不菲的女儿。老农在城里过不贯。于是儿子女儿在老农70大寿,就送了他一幢别墅。老农在村里再次的荣耀无限,一如当年他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在迁入别墅时,儿女说要把所有的旧东西统统扔了。老农舍不下。对着一大堆杂物,摸摸索索就是放不下手。不知怎么的,在破桌子抽屉肚子里摸出个旧本子,一叠各色纸头用棉纱缝起来,早已发黄的本子。那上面当然记着的是几十年来这个家里借来还去的帐。当然那帐也是早已还清了的,名字的后面都打着“√”。每个“√”里都有着一个故事,深深地装在老农的心里。老农唠叨地讲给儿女听。

  讲着讲着,老农不说了。嘴在颤抖手在颤抖------密密麻麻的“√”里,夹着一个没有打“√”!

  渐渐老农回过神,还记得那个没有“√”的10元钱,是30几年前女儿突发急病问邻居借的------30几年了!当下老农不知该怎么办了,他的家人都不知如何是好。

  这不是小说故事。这事就出在笔者的家里,发生在笔者的身上。没打“√”的事,前前后后,不容细说,想起心里都隐隐作痛。以至至今我和我的家人,对老家、老乡,仍然的愧疚无比,日复一日。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过“借”的日子,不知道光光亮亮的城里人,有没有√√××的本子。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裕,我们似乎无须借了,也不该借了。

  还记得高考复习班时,有位同学,他家里很穷他的村里也很苦。那时为了买一套复习用书(好象是福建出的)。大概是12元吧,我的那位同学的母亲,在村里借了36家——几乎是整个村集资而成12元,买了那套书。后来他是考上了大学,当然后来也是城里人了。

  城里人当然都是从乡下来的。√√××的本子,象块陈旧的生活补丁,对于许多人确实早已消逝了。但是,可以肯定还有不少人,仍然需要补丁,正如我们已经是高科技的网络,有过病毒需要“补丁”。况且“借”早已凝结成了一种文化,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也正如人类迁离森林之后,仍然需要森林,尽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所以我们是说“反哺”,强调回报,这反哺与回报的事,总该不会是“送”的吧?!想当初我们的乡亲是那么自然地“交”公粮和别的,而不是送。乡里乡亲,你到他家问借个什么的,他却是那般坦然地说“什么借不借的,拿去用就是了”。茹志娟的《百合花》是那么的耀眼灿烂啊。现在的“感动中国”,的确同样感人,但都是“送”的,未免有点遗憾;倘如有点“借”的故事,肯定也会是很感人的。借此,算是提醒策划、评委们。也借此,想说我们今天下乡好,还是别的帮扶,相当部分可能是在“还帐”,是去打个“√”;其余的许是“相借”的了,“送”该是很少的,因为乡亲们总有一天是要给我们打“√”的。

  借也是很崇高的,同样的慷慨,同样的情真意切,只是少了许多名利的光环,而且往往于微细处平淡平常之间,饱含着人间弥足珍贵的诚信。借是何其的美丽,有了借人际便有了弹性,记忆有了绵绵的温情,她应是人间不败的金百合。

  少说送多些借。有送当然好,但送给之余,是否还有什么是该还的,还有什么可以相借的。邻里相处朋友相交,虽然无需借来还去的,但能借个光也好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