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体验“饥饿”更要“饥饿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2:00 光明网
陆志坚

  3个星期的全部消费150元,平均每天只有7.14元,其中包括通讯费、交通费在内。对于南京财经大学的黄斯旻、龚秋婷等63名同学来说,150元是他们21天中全部开销的上限,因为他们正在参加一次特别的体验活动——“饥饿行动”。(5月7日《中国青年报》)

  可以说,时下的大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难以体会到那种真正的饥饿滋味。当然,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不再要求大学生勒紧裤

袋过苦行僧般的生活,追求享受是社会的必然,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就说明应该忘记“饥饿”,而无节制的浪费和挥霍。

  事实上,如今的大学校园已逐渐演变成了财富的表演场、奢侈场和竞富场。不少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乱倒饭菜现象屡见不鲜,更有少数“校园富翁”的高消费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时尚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一应俱全,服装、运动鞋非名牌不穿,定期光顾美容院美发厅,隔三差五下馆子“改善生活”,一次聚会花费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

  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中盛行的高消费和浪费风,在某些人眼里竟成了一种时尚和前卫。4月9日的新华网便报道了武汉科技大学食堂粮食浪费惊人的消息,对此,一些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花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

  由此可见,加强高校学生节俭意识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南京财经大学开展的“饥饿行动”就是这种节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予以肯定。在此笔者要说的是,让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亲身体验,在“饥饿”中培养节俭美德,并非一次“饥饿行动”就能达到目的,任何一种良好的德行都需要长时间的积蕴和潜移默化,贵在持之以恒地坚持。

  换言之,就是要将这种“体验饥饿”转化为学生的一种“饥饿生活”,也就是正如参加体验行动的同学所表现的那样,与父母的联系由电话变成短信,文字精练得像“打电报”;出门办事坐出租车成了“痴心妄想”,以步代车;以往买饭菜“跟着感觉走,几乎不问价钱”,现在甚至几个同学合买一个菜……只有注重了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并上升为习惯,就能孕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地培养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节俭意识。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因而,引导学生学会“饥饿生活”至关重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