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飘红、资金转移 楼市还能够“牛”多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4:25 中国新闻网 | ||
2006年1月9日消息,2006年的中国楼市形式上可以实现动态上的基本平稳,也就是说,2006年的总体房价就是稳中有升的态势。房价的涨幅,如果调控适当,可以低于今年的涨幅。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消息,深圳楼市依然热销,房价连创新高;投资客比例居高不下,从近日龙岗新开盘的几个项目了解到,来自关内的投资客比例均超过30%。 与此同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全面调控一触即发,“五一”刚公布完《深圳市政府8条稳定房价措施》,很快又对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价格标准进行全面调整,超过该标准的非普通住宅,一律征收3%的重税。更有消息称,央行拟推新的按揭政策以彻底打压房价,核心是将购房首付款的比例从最低2成,提高到4至5成。 而在互联网上,继“万字网文炮轰高昂房价”事件后,“不买房行动”又引发轩然大波,支持者数以万计。更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官员直指目前房地产均是虚火,建议市民3年后再买房。 众多迹象不得不让人置疑:疯狂楼市还能火多久?坐地起价、有房子“偷”着卖的地产商们,你们的好日子还有多久? 股市飘红,资金悄然转移 股市、楼市和债市是常见的投资三大渠道,房地产是一种流动性最差但保值性较强的投资载体,而股市则相反,流动性最好但保值性较差。这种功能鲜明的投资特性,使二者在吸引资金时,表现出强烈的“跷跷板”效应。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往往呈反向波动,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投机市场,股市与实体经济是脱节的。在实体经济繁荣的时候,投资回报较高,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正如楼市火爆的时候,大量资金就极易涌入房地产市场;相反,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资本出现过剩,股市就出现繁荣。 而当前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已经让不少人抽资转移,李先生就是其中个案之一。李先生总结,以现在的价格来算,炒楼的收益很低,“而现在投资股市,回报率就绝对要高得多。”“当年连买菜的老太太都去炒股,结果股票就崩盘了;现在楼市也有这种势头,这明显不正常。” 像李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当初涌入楼市的资金,正悄然向股票市场转移。有学者认为,只有保持2006年股市全年走牛,我们的股市才能逐渐吸引长线的社会资金入市,才能完成股改大计,而中国的楼市与股市一样,同样属于政策市,现在国家明显要控制房价,扶持股票,因此现阶段从楼市抽资入股市,是明智的。 房价上涨,调控大幕拉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深圳是全国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市场“严重不健康”的城市之一,而一个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其导致的后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同时,老百姓对政府出手调控房价的呼声,也一再高涨。 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0日,深圳出台了包括增加住房供给、打击囤积土地在内的8项措施。随即,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8日起,5年期以上个人自营性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将由6.12%提高到6.39%,个人能享受到的最优惠的下限利率由5.508%提高到5.751%。日前,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又对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价格标准进行了调整,超过该标准的非普通住宅一律征收3%的契税。 有专家认为,近期各大职能部门的一系列动作实际上只是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信号,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还是在利率和税收上。更有消息人士透露,央行正在酝酿提高首付款比例,将购房首付款的比例从最低2成,提高到4至5成。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彻底打压房价涨势。政府调控的大幕已经拉开,毕竟一旦房价严重失控而引发楼市崩盘,这对国民经济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抵制买房,坚决不做“房奴” 房价的持续过高,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今年年初,一篇题为《以深圳为例揭开中国房地产的层层迷雾》的万言网文掀起了轩然大波,迅速被各大网络媒体和著名论坛转载。该万言网文历数深圳房地产暴利时代的楼价表现,指出政府对房价调控还需更有力度,而开发商就是最大的暴利获得者。 很快就有大批网民反映,深圳高昂的房价,已经使得广大的普通收入水平者很难在市内买得起房,高不可攀的房价,使得很多人沦为“房奴”,由于购房而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紧接着在4月26日,深圳网民邹涛发起了“不买房行动”,在多个深圳著名论坛上发表公开信,号召市民共同抵制房价虚高的楼市,理性选择买房时机,坚决不做“房奴”。公开信迅速引发巨大反响,截至5月8日,“不买房行动”参与人数已达16317人,其中深圳地区为11264人。 资金转移、调控在即、“不买房行动”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地产的好日子还有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