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在文化名人的星空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09:17 东方网

  陈燮君作品集萧斌如同志是幸运的。她于1952年考入上海图书馆后,即与上海图书馆同行,与文化名人同行。

  在上海图书馆这一城市的文化窗口,文化名人作为普通的读者常来常往。对于敬仰文化名人的斌如同志,与文化名人的友情悄然舒展。当然,作为与文化名人加强交往、为文化名人留驻历史的自觉意识却始于上一世纪70年代。70年代起至1992年,斌如同志逐渐形成

收集文化名人手稿的自觉理念,促进上海图书馆在征集名人手稿、文献资料方面率先起步。1992年至1996年,斌如同志和同事们一起,抓住上海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契机,使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稿、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出现强劲走势,令同行瞩目。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图情并轨,体制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6年年底,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新馆建成,举行开馆典礼,使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稿、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乘势而上,继续深化,迎来了这方面工作的高峰期。

  在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新馆筹建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管理工作,目睹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工作局面的日新月异,甚至和萧斌如同志一起遍走申城,南下广州,北上北京,西行成都,广交朋友,在名人手稿征集上喜获丰收。我深切感受到斌如同志年事虽高,却不顾辛劳,有时还抱病工作,任劳任怨,以情感人,以心交友,以较高的逻辑起点诠释文化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重要使命,以亢奋的精神状态直面文化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历史机遇,以勤勉的八方奔走应对文化名人的四方响应,以深沉的情感方式回报文化名人的人文关怀。斌如同志和同事们一起,以成功的实践,把文化名人的手稿和文献资料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使文化名人手稿的征集工作形成了一个难得的文化名牌,把文化名人手稿的征集工作作为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对文化名人手稿的征集工作融入一种真诚的人格魅力。

  在文化名人的星空下,除了庄严和深沉,还有欢快和亲情。我和斌如同志及其他馆领导一起,在上海图书馆接待过93岁高龄的巴金老先生,看到巴老在浏览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各个时期的活动照片、著作、研究资料时的微笑;我们也一起在雷洁琼老人的家里与她欢聚,聆听她叙述文学艺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在臧克家先生家里聆听他对新诗的评说;在赵清阁老人的书房里,听她细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文化艺术界老前辈的频繁往来;在周而复先生的书桌前见他挥洒笔墨;在顾廷龙老馆长的墨池前静听他对中国书法史、文字发展历史的精辟见解;在赵朴初先生的病房里,目睹他认真书写香港回归诗;在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中,回味无穷的哲理;在关山月先生的画室里欣赏他的近作;在丁聪先生家的客厅里飞出笑语阵阵;在姚雪垠先生那里,知道他在晚年每天凌晨四点即起写作的习惯;在刘白羽先生那里,赞叹他在晚年依然抱病工作,每天坚持写作1000字的惊人毅力;在黄苗子和郁风老人那里,永远有一种生生不息的人生感悟;在文化名人的星空下,我们还走近尹瘦石、方成、官布、李少言、马识途、邱笑秋、于伶、柯灵、施蛰存、蔡尚思、贾植芳、胡道静、冯英子、钱君匋、王辛笛、施南池、吴野洲、黄源、翁植芸……

  在文化名人的星空下,我们聆听到文化名人对搜集名人手稿,进行文化传承的至理名言。王元化先生非常关心名人手稿的征集工作,他曾对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稿室寄于殷切希望:“我想这一陈列室,应保持上海的特点。现在各处都在收集名人手迹,北京有现代文学馆,各省市有档案馆。上海是文化活动的重镇,凡与上海有关人物,史料都应尽量收集。把上海的尽量收全,不要去争重复的东西,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先可以把名单排一排,要名实相符,名至实归。这事也不简单,倒是一门学问。确实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有他的传记、照片、资料等。现在图书馆有大厦,硬件很好,但接着软件也必须跟上。当然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但为上海争光,为上海精神文明做点名副其实的贡献,这些都是值得去做的有意义的工作。”王元化先生对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涵盖、地方特色、工作方法阐述得入木三分。杜宣先生对图书馆工作和名人手稿征集工作也是寄予厚望,给予极大的支持。他认为:“一座图书馆,是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的。我们到外国访问,参观图书馆,总要列入日程的。上海图书馆,虽然是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图书馆,但她收藏之富,一直被海内外人士所公认。……上海是一个海。在我们的先民中,对渺无边际和深不可测的大海,产生了许多浪漫的幻想,说海底有座龙宫,里面收藏的稀世珍宝是数不尽说不完的。因此,我认为上海图书馆,就是深不可测的大海中的一座收藏着数不尽、说不完的稀世珍本的图书宫殿。”他认为名人手稿的征集工作“是对我国文物收集的一大贡献。任何一位作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总会收集不少关于他需要的资料,总会和各方人士有通信,总会留下手稿等等,如果他的子女不从事这一类工作,这些宝贵文物就会流失,实在是一大损失。过去这种痛心的事例很多。”在杜宣先生的生命的最后时段,我们在他的病榻前,还在聆听他对收集名人手稿、文献资料的深切话语,记下了他的最后的文化嘱咐。范泉先生把半个世纪来珍藏的作家手迹412件无偿地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他以十分严谨的态度对这些作家手迹作出说明:“一、有些手稿尚未发表。比如与世纪同龄的许杰,在1993年9月25日逝世前3个月写给我的信里,附了一篇《我在年轻时曾经组织的文学社》,至今尚未发表。在这篇文稿中,谈到1920年至1921年间,他曾组织过‘星星社’,谈到他组织''知社''和印发《知》刊时的具体情况,以前都不曾见过。施蛰存写的《<大魔窟>题解》,因为该书未出版,文章也就不再发表。李辉英写的《小传》,也未曾发表,等等。二、不少信札需要诠释。比如郭沫若于1947年1月23日在明信片上写给我的介绍信,只写‘介绍徐慰慈先生,请接谈。’徐慰慈是谁,为什么介绍,后来又怎样,都需要说明,否则是看不懂的。再如,在叶圣陶1948年4月9日写给我的信里,在靳以1948年5月26日写给我的信里,都称誉司马蓝火的一篇小说写得好。那是指发表在《文艺春秋》第6卷第5期上司马蓝火写的一个短篇小说《懦夫》,作者塑造了一个心甘情愿‘忍受无限制的吃亏’、永远不背离老板意志的剥削制度忠诚卫护者的没落典型。‘司马蓝火’,是浙江绍兴嵇山中学教师祁崇孝的笔名。三、有些可以看懂,但如果不加说明,却看不出它的意义和作用。比如茅盾在1946年6月22日写给我的一封信里说:‘……来沪将一月,每日无事忙,朋友们来信都无暇作复,似乎尚得过一时间,方能定心写作也。……’这封200余字的信,是抗战胜利他回到上海后写给我的第一封信,可以证明茅公返沪的确切时间是在1946年5月下旬,不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的《茅盾传略》所说:‘二三月间回上海’。再如年仅32岁的东北女作家萧红,是在日寇初占香港的1942年1月22日,死于‘气管扩张,久咳的原因’。这里骆宾基在1946年写的《萧红小传》里说的。后来,在国内外研究萧红的著作里,都依照他的说法,来说明萧红的死因。但是1982年10月16日,在骆宾基写给我的信中,却说明萧红‘不是死于肺病,也不是死于气管扩张’,而是死于受到外来的突然刺激后,‘痰涌咽喉,堵住了插在喉腔的铜管呼吸道而窒息以死,是确切不误的。而当时,临时医务站是既无医生也无看护。’如果当时有人看护,用吸痰器帮助她吸出涌塞咽喉的痰液,她是不会死的。这封至今还没有发表的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果不加说明,是看不清楚的。”在这里,范泉先生除了说明作家手迹的史料价值外,还论述了诠释、研究作家手迹的重要意义。

  斌如同志把在文化名人星空下的见所见闻见思编成了书,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与文化名人交往的充满文化睿智的经历,用真挚的感情吐露了与文化名人接触的深沉奔放的情愫,用坦诚的文笔阐述了与文化名人对话的温文儒雅的心迹,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与文化名人直面的令人回味的故事。文风朴素,情感真切,文笔细腻,史实珍贵。写得亲切、感人、率真、真诚,字里行间有文化脉胳,有文化场景,有文化智慧,有文化记忆。书中专访的不少文化老人已离开我们,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文化轨迹融入了历史,他们的手稿著述、文化遗产留给了我们,他们的真知灼见、文化思考形成了理念,他们的高风亮节、文化情趣激励了后人。

  熟悉斌如同志的朋友都说:在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岁月中,她悄悄步入老年,但青春永驻,活力依旧;在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实践中,她渐渐变得成熟,但动力如初,锐气不减;在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进展中,她悠悠趋于深沉,视野延伸,拓展日渐;在名人手稿征集工作的积累中,她慢慢走向佳境,思考不断,研究依然。

  斌如同志对名人手稿征集意义的认识是历史文化的留存、学术成果的定格、文化境界的升华、生命价值的追求;她对名人手稿的理念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她对名人手稿的征集是手迹征集、文献征集、“文化征集”;她和文化名人的关系是工作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她的辛勤工作保存了历史的记忆,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使图书馆更紧密地与文化名人保持联系……

  斌如同志是幸运的。在知识的殿堂里,在文化名人的星空下,她“一生求理达,半世为书忙”。


作者:陈燮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