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埠早期电影人的浮云旧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0:47 新晚报

  本报特约撰稿 李 宁

  哈尔滨设治只有百年。可因了哈尔滨的城市特点是东西合璧、华洋共处,她的文化发展总不甘为后,因此造就了一代文艺精英,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不乏电影界名人,他们多发轫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的生于哈尔滨,有的是学生时代在哈就读,有的是成年后“移民”到哈尔滨的,他们被这片土地滋养着,这片土地筑

就了他们成功的基石。

  若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哈埠早期电影人的崛起和发展,除了其艺术本体因素外,他们的职业精神认知、演技风格取向,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哈早期的电影人是在一种社会转型、政治变革、城市发展、经济开放的综合因素中应运而生的。

  本文介绍几位出生在哈或早年在哈生活、工作过,现在已经故去的著名电影人,以飨读者。

  张伐:刻画人物传神逼真

  张伐曾经是广大影迷熟知的著名电影演员。他从1942年在影片《乱世风光》中担任角色,到1986年参加影片《最后的太阳》的拍摄,从影40余年,在30余部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故事片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

  张伐原名张大民,1919年生于哈尔滨市。少年时迁居北平(现北京市),上中学时又迁居上海。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华光戏剧学校学习表演。上世纪40年代初,张伐在戏剧学校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上海苦干剧团和上海艺术剧团任演员。此间,张伐出演了诸如《蜕变》、《阿Q正传》、《大马戏团》、《秋海棠》、《文天祥》、《夜店》和《雷雨》等多部话剧。

  1942年,张伐首次“触电”参加电影《乱世风光》的拍摄,在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1947年,张伐加入上海文华影业公司,当年便在《母与子》、《太太万岁》和《夜店》三部电影中有精彩表现。1948年后,张伐又在启明影业公司和中电二厂摄制的《街头巷尾》、《悬崖勒马》、《喜迎春》等故事片中扮演主要角色。

  建国后,张伐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还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50—1964年间,张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新中国的银幕上。他先后在《翠岗红旗》、《龙须沟》、《黄浦江的故事》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

  “文革”中张伐参加了故事片《征途》的拍摄。改革开放后,张伐已年近花甲,但他宝刀不老,在1978—1986年间先后参加了《平鹰坟》、《子夜》等故事影片的拍摄,在每部片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张伐气质深沉,举止稳重,形象质朴,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塑造的银幕形象,无论是《龙须沟》中的贫民还是《子夜》中资本家的老爷子,仰或《金沙江畔》中的农奴主,均给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1年,83岁的张伐病逝于上海。

  乌·白辛:创作话剧巧用“蒙太奇”

  上世纪60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以我国塔吉克民族为背景的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这部故事片的编剧便是当时在哈尔滨市文联从事专职创作的乌·白辛。

  乌·白辛,赫哲族,1920年出生于吉林。高中毕业后,乌·白辛先后在话剧《雷雨》、《舰队的毁灭》中担任角色。上世纪40年代初,他应长春的“满映”之邀,在电影《在地平线上》中饰演一个劳工。片子拍完后,日伪当局审看后说该片有“反满”倾向,给予“封杀”。

  1943年,乌·白辛回到吉林老家,在教师队伍中组建了一个业余话剧团,他们自己编创了《松花江上》、《后台》等进步话剧演出,在当地反响强烈,这又遭到了日伪当局的查禁,业余剧团为此不得不就地解散。1945年,他结识了中共吉林特别支部地下组织负责人,开始为党做地下工作。1946年后,他出任吉林文工团团长。

  1953年,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导,带领摄制组深入西藏、新疆等地,拍摄了《在帕米尔高原上》、《伞兵生活》等具有边疆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的艺术纪录影片。

  1958年,乌·白辛受伤后从部队转业,先到哈尔滨话剧院工作,后到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他创作的话剧《黄继光》巧妙地运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打破了话剧的场次结构,使得舞台的空间与时间得以自由延伸。该剧一经上演,立刻博得哈尔滨观众的赞赏,连演300余场,场场爆满。

  他创作的话剧《赫哲人的婚礼》民族风格浓郁,从哈尔滨演到吉林、辽宁直到北京,观众好评如潮。

  乌·白辛因长期到新疆深入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于1960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稍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接受了该片的拍摄任务。乌·白辛又与摄制组再度来到新疆的边防哨所,与边防战士及剧组人员一道爬冰卧雪,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外景拍摄。据说,这部影片当年票房收入很可观。

  “文革”开始时,《冰山上的来客》被列入“黑影片”之中,乌·白辛也被扣上“伪满人员”的帽子。1966年,乌·白辛在太阳岛上服毒自尽,年仅47岁。

  舒群:创作许多影片堪称“新中国第一”

  1945年,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我党有关人员随即决定接收日本人设在长春的“满映”,将其机器设备转移到黑龙江鹤岗的兴山,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就是舒群。在兴山十分困难的工作条件下,舒群领导我电影工作者拍摄了《瓮中捉鳖》、《留下他打老蒋》、《大战成子街》等数部堪称“新中国第一”的影片。

  舒群,笔名黑人,满族。1913年,生于黑龙江阿城县。1920年,他在阿城西营小学读书,1922年,进入尚志县(当时称珠河县)第二小学就读。1927年,他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同年又入中东铁路苏联子弟第十一中学。1928年—1930年,舒群先后在一面坡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和东北商船学校驾驶丙班学习。

  1932年,东北商船学校因日寇入侵而迁到青岛,舒群转到航务局当俄文翻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金剑啸,罗烽等左翼文化人士。随后,他在《国际协报》、《东三省商报》、《哈尔滨公报》、《大同报》等报纸上发表诗文若干篇。

  1935年,舒群到达上海,并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他在《文学》上发表了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后一举成名。日寇占领上海后他去了延安,担任过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后来,他又去桂林同著名作家丁玲一道主编《战地》杂志。1940年,他又回到了延安。1942—1944年间,他分别担任延安《解放日报》四版主编、副刊副主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员、系主任等职务。

  1945年8月,党中央以“鲁艺”为中心成立了由各界文艺人士参加的东北文工团,舒群任团长。当年10月,全体人员北上沈阳,舒群出任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副主任。东北局从沈阳移至本溪办东北大学,他出任副校长。后来,他带队辗转于抚顺,梅河口,最后到达长春。在长春,舒群奉命接受“满映”,任东北文协副主席、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为确保电影设备的安全,舒群、袁牧之,田方等人将其迁到后方兴山。当时,一起去的电影人还有于蓝、刘炽、林农、李百万等。

  东北电影制片厂建立后,舒群到哈尔滨主编《知识》杂志。1949年,他被选为东北文联副主席。1950年,舒群以作家身份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他因病回国,任全国文联副秘书长、全国作协秘书长。1953年,他去鞍山深入生活,任鞍山大型厂工地党委书记、本溪合金长副厂长。

  1978年,舒群回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舒群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此后,他还担任过中国作协顾问,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主编等职。1989年,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关宏达:

  演技滑稽令人捧腹

  如今的老影迷都还记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片中常常能见到一位胖胖的演员。他扮演的虽然大都是配角,但这位演员滑稽幽默,引人发笑。一部影片如有他加盟会增色不少。这位演员便是关宏达。

  关宏达是满族人,1914年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在当时的阿城县读完小学后,于1929年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随后又在第二中学就读。在校期间,爱好表演的他经常在学校组织的话剧中扮演角色,师生们都很愿意看他带有戏剧色彩的演出。

  关宏达不但会演戏,而且擅长竞技体育。铅球、铁饼都是他的强项。

  1932年,关宏达从哈尔滨去上海,经朋友介绍到天一影片公司当演员,并参加了影片《热血青年》的拍摄,在该片中饰演一个小角色。《热血青年》是关宏达从影的首部片子。后来,他结识了当时的影坛名人史东山,史看中了关宏达的表演才华,把他介绍给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在此关宏达参加了该厂故事片《凯歌》和《花烛之夜》的拍摄。

  从此,关宏达小有名气,应邀参加的演出也渐渐多了起来。可艺华影业公司却开始萧条,最后到了无钱支付演职人员薪水的地步。生活没有着落的关宏达通过朋友介绍,先到上海中学当运动员,后入上海东北体育专科学校当运动员。

  “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攻打上海。关宏达毅然参加了上海学生模范大队,并加入了国民党八十八师上海市学生参战大队抗击侵略者。上海沦陷后,他同电影演员王引、袁美云等去了香港,在两粤影片公司担任演员。

  1938年,关宏达回到上海,分别在新华影片公司和光华影片公司任演员。他先后在影片《三毛流浪记》中饰流氓、《女儿春》中饰少爷、《鸳鸯剑》中饰佣人、《影迷传》中饰阿飞、《饿人行》中饰流浪者、《鸡鸣早春天》中饰司机助手、《天堂春梦》中饰厨师、《青山翠谷》中饰农民等,还出演了《日出》、《林冲》、《教师之家》等话剧。

  新中国成立后,关宏达的表演才华得以充分施展,戏路也更加宽阔,先后参与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十余部故事片的拍摄,如《大李老李和小李》、《球场风波》、《秋翁遇仙记》、《球迷》、《聂耳》等。还参加过《奇婚记》、《我们的土地》、《钦差大臣》、《祖国的早晨》等外国电影的译制配音工作。

  1967年,关宏达在上海病逝,年仅54岁。

  毫无疑问,张伐、乌·白辛、舒群、关宏达还有李景波、符保卢等等是那个年代出类拔萃的电影人,身上无不打上那个年代的“人文印记”。他们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勾画了我国早期电影事业发展的脉络。

  哈埠早期电影人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回忆,至今我们仍深深地怀念着他们。

  (本文作者为黑龙江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关宏达

  ▲舒 群

  ▲张 伐

  ▲ 张 伐(左)在电影《翠岗红旗》中的剧照

  (本文照片由黑龙江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吴善伟提供)

  ▲乌·白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