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艺术门槛锯不得(娱乐聊天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5:07 环球时报

  日前有媒体报道,南方某地举办的模特大赛也步“超女”、“梦想中国”的后尘,实行“无门槛报名”。在这种“海选”大潮的推动下,电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才艺表演”,五六十岁的大妈唱出带着曲艺风格的《一无所有》,女选手“吓”得评委要做噩梦的舞姿……“无门槛”看上去真是让所有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无论男女老幼,不管艺术素养。从这个角度说,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渴望被认知、被认同的心理诉求。

  问题是,参加者“秀”的要求被满足了,观众从电视节目中得到审美享受的要求谁来满足?在这些“无门槛”造星活动中出现的违背视听美学的各色“才艺表演”,让娱乐节目沦为挣收视率的经营项目——管你“审美”还是“审丑”,只要你看了,收视率就有了。然而,这些“海选”的组织者忘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其一,任何艺术、任何成功都需要标准和尺度,绝对的无门槛海选就像绝对自由一样,不能体现艺术的真正价值。“海选”搞出“名人效应”容易,打造“演艺明星”很难。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二,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工具,不仅有“娱乐”作用,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电视工作者应该记住自己不仅要制造明星,还要传播正确的文化观和艺术观。

  电视台有举办娱乐活动的权利,“粉丝”有追星和偶像崇拜的权利。但是,谁来为那些逃学去海选的学生的未来负责?谁来为那些趋之若鹜想一夜成名的人造成的社会浮躁风气负责?谁来为大众获得艺术享受的要求负责?▲

孙 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